首页 理论教育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成果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成克隆基株的生理学/形态学个体,称为克隆分株。而伴随克隆生长,在以后的生活史阶段,克隆基株将是由多个发育上重复、遗传结构一致的克隆分株组成。克隆基株的每一个独立分株,又具有与非克隆植物相似的有机体构件性。由克隆基株的任何一个独立分株经克隆生长形成的一组相对独立或具有潜在独立性的分株,称为一个克隆或无性系。当一个克隆由相连的分株组成时,称为一个克隆片段或分株系统。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成果

克隆植物(clonal plant),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克隆性的植物;而不具有克隆性的植物则称为非克隆性植物(non-clonal plant或aclonal plant)(Silander,1985)。狭义地讲,克隆植物仅指具有克隆生长习性的植物;相应的,非克隆植物则指不具有克隆生长习性的植物(Cook,1983;van Groenendael和de Kroon,1990;董鸣,1996)。克隆植物也能经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过程产生合子(种子)。合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幼苗(实生苗),并进一步通过克隆生长产生多个具有(潜在)独立性的生理学(physiological individual)/形态学个体(morphological individual)。这些由一个合子衍生而来的所有生理学/形态学个体的总和,称为一个克隆基株(genet)或一个遗传学个体(genetic individual)。组成克隆基株的生理学/形态学个体,称为克隆分株(ramet)。因此,克隆生长实际上是指基株的生长,是基株在水平空间散布其分株的过程。克隆基株最初由一个生理学/形态学个体即实生苗组成。而伴随克隆生长,在以后的生活史阶段,克隆基株将是由多个发育上重复、遗传结构一致的克隆分株组成(董鸣,1996)。克隆植物在其生活史的大部分阶段,基株和生理学/形态学个体是不同的,它是以分株为单位的克隆构件(clonalmodularity)的总称(Harper,1986;Yu和Dong,2002)。克隆基株的每一个独立分株,又具有与非克隆植物相似的有机体构件性。克隆植物的双重构件性是其区别于非克隆植物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董鸣,1996)。由克隆基株的任何一个独立分株经克隆生长形成的一组相对独立或具有潜在独立性的分株,称为一个克隆或无性系(clone)。当一个克隆由相连的分株组成时,称为一个克隆片段(clonal fragment)或分株系统(ramet system)。因此,克隆植物是一个具有分株、克隆片段和基株等层次的等级结构系统(Harper,1986;Vuorisalo等,1997)。野外条件下,克隆植物的一个种群克隆由一个基株的分株构成,也可能由多个基株的分株构成。对于克隆植物种群,同时存在“基株种群”和“分株种群”两种概念,这也是其不同于非克隆植物的一个明显特征(Yu和Dong,199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