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蓝藻水华污染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蓝藻水华污染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 年7 月22 日在太湖贡湖湾水源地采集梨形环棱螺样品约500 只用25 cm×15 cm 的塑料整理箱带回实验室。将采集的梨形环棱螺分成个体大小均一的实验样品组 , 共挑选出12 组。根据生物毒性实验设计, 将梨形环棱螺分为两大实验组。两组梨形环棱螺分别设计5 个浓度等级, 分别以0.01 倍、 0.05 倍、 0.1 倍、 0.2 倍和0.5 倍蓝藻粗提液饲养, 每个等级设3 个平行样。实验时每天记录梨形环棱螺的存活数量。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蓝藻水华污染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2009 年7 月22 日在太湖贡湖湾水源地采集梨形环棱螺样品约500 只用25 cm×15 cm 的塑料整理箱带回实验室。

采集回实验室的梨形环棱螺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除去外表的泥垢等杂物。 将采集的梨形环棱螺分成个体大小均一的实验样品组 (每组30 只), 共挑选出12 组。

将挑选剩下的小个体在室内驯养3 天后进行为期1 周的预实验, 确定毒性实验需要的蓝藻粗提液浓度范围。 根据生物毒性实验设计, 将梨形环棱螺分为两大实验组。

第一组进行一次染毒实验, 另一组进行分次染毒实验。 每组设一个空白样品(每个样品30 只梨形环棱螺)。 两组梨形环棱螺分别设计5 个浓度等级, 分别以0.01 倍、 0.05 倍、 0.1 倍、 0.2 倍和0.5 倍蓝藻粗提液饲养, 每个等级设3 个平行样。(www.xing528.com)

第一组一次染毒实验从7 月31 日开始。 第二组分次染毒毒性实验于2009 年8月10 日开始, 8 月30 日结束, 也分为0.01 倍、 0.05 倍、 0.1 倍、 0.2 倍和0.5 倍蓝藻粗提液5 个等级, 每个样品中30 只铜锈环棱螺, 为固定剂量每天连续染毒。实验时每天记录梨形环棱螺的存活数量。

实验终止时将每组梨形环棱螺去壳冻干, 称量0.5 g 冻干粉以5%乙酸+90%甲醇液分次提取整体动物累积的微囊藻毒素, HPLC-UV 检测。

根据实验结果评价梨形环棱螺对藻毒素的蓄积能力并根据实验计算LD50 以及外推MC-LR 的人类健康安全浓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