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甲科坊:文化都昌的旅游亮点

世甲科坊:文化都昌的旅游亮点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山马鞍村委会牌坊载村因村有牌坊而得名。牌坊全称“世甲科坊”,是清道光十二年,朝廷为旌表举人载高、进士载凤翔父子科甲而立的。世甲科坊建筑气派,造型精美。南面有“科甲世家”四个题字,碑刻成模匾,镶在牌坊的正上方。各构件全由样头衔接,坚固牢靠地组成了牌坊整体。虽然象征着门第荣耀的“世甲科坊”与“进士第”府室已成历史遗迹,但科甲世家的文化积累和奋发精神对马鞍村的文化发展和人才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世甲科坊:文化都昌的旅游亮点

苏山马鞍村委会牌坊载村因村有牌坊而得名。牌坊全称“世甲科坊”,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朝廷为旌表举人载高、进士载凤翔父子科甲而立的。载高,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乡试中举,终生未仕,穷年治经,以经义授徒课子,著述甚高,有文稿行世。载凤祥,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恩科会试进士,历官河南渑池、太康等县知县,怀庆府别驾,安徽大别府、庐州府知县。

世甲科坊建筑气派,造型精美。南面有“科甲世家”四个题字,碑刻成模匾,镶在牌坊的正上方。北面中间有三块碑石,并排直立,上刻“浩封三代”的勅文,以狮子、象、麒麟为主的神物造型立体、动态各异,栩栩如生,装饰在牌坊的主要部位,显示了科甲世家的威严、富贵和吉祥。各构件全由样头衔接,坚固牢靠地组成了牌坊整体。据载氏后裔介绍,牌坊是在安徽造好以后,用船运至村里再安装起来的。石料为徽州青石,石质坚硬,色彩青而光亮。1966年,牌坊被推倒,现牌坊旧址上的基石未动,尚存牌坊石柱一根,石象一对,石狮、石麒麟各一只。另有一对石象、一对石狮被县博物馆收藏,被置于南山风景区内。载凤祥建“进士第”府室三栋,考仕后还乡居家。后因民国初的一场火灾,其中两栋被烧毁,1972年前后村民拆除一栋,府室已荡然无存,现仅见门额“进士第”匾额一块、旗鼓石两只。虽然象征着门第荣耀的“世甲科坊”与“进士第”府室已成历史遗迹,但科甲世家的文化积累和奋发精神对马鞍村的文化发展和人才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这里走访,我们可以感知历史,受到一次传统文化的熏陶。(胡东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