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张太皇太后的传奇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张太皇太后的传奇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太皇太后,是朱祁镇的祖母,她从燕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到太后,现在又做了太皇太后,成为幼小正统帝的主心骨。紫禁城景山中间筒子河正统七年五月十九日,由太皇太后做主,为十六岁的朱祁镇举行盛大婚礼。朱祁镇又创造了明朝宫廷史上的第三个第一:第一位在皇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举行大婚典礼的皇帝,而他的皇后钱氏,则成为明朝第一位从大明门抬进皇宫的皇后。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张太皇太后的传奇

正统帝治国大政,靠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前面我讲过的“五全皇后”张氏。张太皇太后,是朱祁镇的祖母,她从燕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到太后,现在又做了太皇太后,成为幼小正统帝的主心骨。因为朱祁镇年龄太小,曾经有一种意见是召长沙襄王进京继位,是张太皇太后宣召大臣们到乾清宫,手指着朱祁镇,流泪说道:“这位就是新天子!”确定由朱祁镇继位。在朱祁镇登极后,张太皇太后给朝政制定三条原则:

1.停止一切不急需的事务,减少开支。

2.加强对年幼的皇帝的教育培养。

3.倚靠前朝老臣处理国事。

在幼帝继位的风雨飘摇中,张太皇太后给朱祁镇撑腰,帮助他登上帝位,为他主政。(www.xing528.com)

在正统帝继位前期,有一件大事得到了解决,这就是明朝定都的问题。朱元璋开国,定都南京;朱棣决计迁都北平,改名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北京宫殿建成后正式迁都北京。不料不到百日,三大殿遭雷电焚毁。洪熙帝继位,仍以南京为都,北平为行在。宣德帝仍称北京为行在,但实际以北京为都。

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始兴修北京城门楼,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城壕,护城河的两侧全部砌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全部用石撤换。两桥之间,各有水闸,壕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向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汇入北运河,注入渤海。正统四年(1439),工程完成。每座城门都修成坚固的防御体系,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观瞻。正统五年(1440),又将城墙内墙也包砖,极大提高了北京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开始重建三大殿和乾清宫、坤宁宫。到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竣工。于是宣布定都北京。这样,长期悬而未决的定都这件大事,终于落定(《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五)

紫禁城景山中间筒子河

正统七年(1442)五月十九日,由太皇太后做主,为十六岁的朱祁镇举行盛大婚礼。朱祁镇又创造了明朝宫廷史上的第三个第一:第一位在皇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举行大婚典礼的皇帝,而他的皇后钱氏,则成为明朝第一位从大明门抬进皇宫的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