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诺贝尔:从挫折中再起

诺贝尔:从挫折中再起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当诺贝尔的事业有如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上天似乎有意要和诺贝尔作对,让他屡屡遭受挫折,频繁地考验他的毅力。所有的爆炸几乎都是因为人们的疏忽大意引起的。而在美国更为严重,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要对因硝酸甘油爆炸而造成灾害者判以蓄意谋杀罪,并处死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诺贝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挫折再大,也不能把他吓倒,反而使他更加发奋努力地致力于自己的科学事业。

诺贝尔:从挫折中再起

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传遍了全世界,工厂一再扩展,还是应付不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正当诺贝尔的事业有如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上天似乎有意要和诺贝尔作对,让他屡屡遭受挫折,频繁地考验他的毅力。那时候,人们对硝酸甘油并不十分了解,在运送、使用时不加重视。

“硝酸甘油是极为危险的液体,稍微一疏忽,就会酿成悲剧。可是,世人对它的管理法,好像一无所知。”这是诺贝尔内心长久的忧虑。

尽管他在硝酸甘油的说明书上注明了使用和保存方法,但是,并没有阻止灾祸的发生。1865年8月,美国纽约市一家饭店里一个盛装硝酸甘油的木箱发生爆炸,18人被炸伤;1865年12月,德国布莱梅港[1]装有硝酸甘油的装置发生爆炸,约有200人受伤,28人死亡;1866年3月,澳大利亚雪梨[2]发生一次搬运硝酸甘油的爆炸,死伤人数不详;1866年4月,美国旧金山[3]发生一次搬运硝酸甘油的爆炸,7人死亡,10多人受伤;1866年4月,一艘装运硝酸甘油的货船停泊在巴拿马港口发生爆炸,船长、大副、二副、随船医生及船工5人丧生,码头上有21人遭受同样命运。

所有的爆炸几乎都是因为人们的疏忽大意引起的。但硝酸甘油还是被人们称作“送命油”,一时间,人们又开始望而生畏。诺贝尔本人也成为人们责骂的对象,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地躲着他,从前被人们称作“发明家”的诺贝尔,如今却到处让人讨厌,遭人白眼。

与此相伴的是政府的干预。首先是法国和比利时公布禁止硝酸甘油制造和贮藏的法律英国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制造,但是却发布了有关硝酸甘油的严厉管理和取缔条例,因此和禁止没什么区别。而在美国更为严重,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要对因硝酸甘油爆炸而造成灾害者判以蓄意谋杀罪,并处死刑。各国海港搬运工人和铁路工人更是拒绝装卸和搬运硝酸甘油。各国也禁止火车运输火药

这对于诺贝尔公司来说,简真是一个致命的伤害。一系列灾祸传到诺贝尔的耳朵里,他心急如焚。每次,他都赶往出事地点去探望观察;每次,都会受到人们无休止的责骂,他从不责怪,反而感到非常内疚。为什么不研制出一种安全的炸药再投入生产呢?他责备着自己。同时,当年弟弟惨死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中。(www.xing528.com)

他告诉自己 “一定要研制出更加安全适用的炸药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诺贝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挫折再大,也不能把他吓倒,反而使他更加发奋努力地致力于自己的科学事业。

[1]位于德国西北部威悉河的下游,是德国的第二大港,也是欧洲重要的中转海港。

[2]位处澳大利亚的东南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的首府,也是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城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杰克森港,以及超过70个海港和海滩,包括著名的邦迪海滩。

[3]美国西海岸濒临太平洋的重要海港,金融、贸易和文化、旅游的名城。它位于加州海岸一个狭长半岛的尖端,东临旧金山湾,西滨太平洋,北隔金门海峡和对岸的半岛相望。东边有海湾大桥和奥克兰相接,西边有金门大桥和北方的另一半岛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