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控断面设置及布设原则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控断面设置及布设原则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监测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确定监测断面布设的位置和数量,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北方河流、湖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区年径流量或库容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库可酌情设置断面(点位)。取消原削减断面,统一设置为控制断面。省界断面一般设置在下游省份,由下游省份组织监测。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控断面设置及布设原则

根据监测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确定监测断面布设的位置和数量,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用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断面一经确认,不能随意变动。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做优化处理与审查确认。

对于季节性河流和人工控制河流,由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断面的确定,以及采样的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使用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

(一)断面特性

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的主要功能是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的质量状况。监测网要覆盖全国主要河流干流、主要一级支流以及重点湖泊、水库等,设定的断面(点位)要具有空间代表性,能代表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及特征。在原有759个断面(点位)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延续性。

(二)断面(点位)类型

国控水环境监测断面包括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湖库点位。此外,在日供水量≥10万吨,或服务人口≥3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设置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断面(点位)。(www.xing528.com)

(三)覆盖范围

河流:我国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的国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水体等。每个断面代表的河长原则上不小于100km。

湖库:面积在100立方米的重要湖泊,库容在10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水库及重要跨国界湖库等。每50~100立方米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同时空间分布要有代表性。

北方河流、湖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区年径流量或库容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库可酌情设置断面(点位)。

(四)具体要求

对照断面上游2km内不应有影响水质的直排污染源或排污沟。控制断面应尽可能选在水质均匀的河段。监测断面的设置要具有可达性、取样的便利性。取消原削减断面,统一设置为控制断面。根据不同原则设置的断面重复时,只设置一个断面。省界断面一般设置在下游省份,由下游省份组织监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