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的重要关系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的重要关系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生态是“生态关系和谐的”“生态良性循环的”或“生态化的”的简称,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并具有广泛影响力。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的重要关系

(一)生态

“生态”一词源于“生态学”。“生态学”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有机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Oekoloie”这一科学术语,英文为“ecology”(生态学)。ecology这个术语来自希腊语,由两个希腊词根“oikos”(住所、栖息地或生境)和“logos”(科学)拼成,合起来是“关于生物生活环境的科学”。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人类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等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许多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生态学原理。因此,生态学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虽然“生态”一词已成为一个流行词,但很多人并不完全懂它的含义,以为天蓝、地绿、水清就是生态了,其实它的内涵要广得多。

首先,生态是一种关系,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周围环境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其次,生态是一门学问:一是哲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科学,是研究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三是工程学,是模拟自然、生态结构、功能、机理来建设人类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工程学或工艺学;四是美学,是人类品味自然、享受自然的审美观

最后,生态是“生态关系和谐的”“生态良性循环的”或“生态化的”的简称,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根据词义学上约定俗成和从众原则,这类含义已逐渐被国际社会所公认。所谓生态化,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www.xing528.com)

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般来说,人与社会和谐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之,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数量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将生态理念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是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特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生态文明提出的现实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在于十分重视“和”,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当认真汲取这种和谐理念,深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传统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弊端和难以摆脱的困境,促使人类深刻反思和不断觉醒,积极探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也不是放弃工业化,而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过快。长此以往,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这些年,尽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陆续出现。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水、大气、土壤的污染相当严重,环境污染源日趋复杂。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人口持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多,而保护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