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植物,如何生存?

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植物,如何生存?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极地区的陆地植物有地衣、苔藓、蕨类和草,海洋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与动物相比南极的植物似乎没有什么名气,然而,浮游植物却是南极动物生存的基础,是南极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南极的陆地98%以上常年被冰雪覆盖,只有不足2%的地方夏季裸露。草是南极最高等的植物了,当然对生存环境要求也比较高:必须在具有粘土质的土壤中才能生长。

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植物,如何生存?

南极地区的陆地植物有地衣、苔藓、蕨类和草,海洋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与动物相比南极的植物似乎没有什么名气,然而,浮游植物却是南极动物生存的基础,是南极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

南极的陆地98%以上常年被冰雪覆盖,只有不足2%的地方(大陆边缘和岛屿边缘)夏季裸露。这些裸露地方由于冰雪的作用,岩石严重破坏(物理风化十分强烈,化学风化极其微弱),再加上夏季冰雪融水的冲刷,使得大部分地区看上去就像是人类在此毁过林、开过荒、修过公路、建过矿山、平过场地一样。冬季来临时,这些地方又要被冰雪覆盖,度过漫长的寒冬极夜。这样的地方要生存植物,是很难想象的。然而,还是有一些植物,克服了千难万险,艰难地生存下来。

地衣是南极陆地上最低等的植物,也是南极分布最广的植物,有橙衣——石黄衣群丛、黑瘤衣——茶渍衣——网衣群丛、瘿瘤衣群丛、簇花石萝——夹心果衣群丛等品种。地衣对生存条件要求不是太高,从海滩岩石到内陆山顶裸露岩石表面均有分布。

苔藓

苔藓俗称青苔,是我国傣族人民的美味佳肴。苔藓可分为黑苔藓丛、钩状镰刀藓——蔓枝温源藓群丛、针叶离齿藓——高山金发藓群丛等品种。苔藓对生存环境要求也不是很高,广泛分布于近海岸潮湿平地和阶地、河谷和小溪流经的低洼处、悬崖峭壁上。特别是悬崖峭壁上,几乎终年裸露,苔藓在这里生活得悠然自得。(www.xing528.com)

南极的蕨类植物和我们吃的蕨菜同为一类,只是前者比后者细小得多,高度不超过6厘米,呈树枝状,下部呈白色,上部为深灰——黑色,中部颜色深浅相间。这种植物较难找到,我们在南极半岛水晶坡发现其身影。其生存环境也很特殊:扎根于一种红色火山岩碎块的细微裂缝中。你要想将其从石头缝里拔出,是很难的,除非将其扯断。当这种红色火山岩遭受冰雪作用和重力作用破碎、垮塌后,乱石堆就成了这种植物群居的场所。如果石头向前滚动,这种植物也随之滚动,成为“游牧民族”继续生存,也不显得孤独。

南极的草与我们平常在公园、街道、庭院等草坪上看到的草相同或类似。草是南极最高等的植物了,当然对生存环境要求也比较高:必须在具有粘土质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这次考察,我有幸在特曼岛的山顶发现了可爱的小草。这是一个花岗岩岛,山顶地形特殊,有一个三面环壁的区域,是个不错的避风港。因此这里每年降雪不多,而且夏天一到,降雪立即融化。这里又是鸟类的家园,连名声不太好的贼鸥也在此筑巢,故少不了鸟粪堆积,并滋生大量微生物。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花岗岩石块的裂缝和石块边缘产生化学风化,形成少量宝贵的粘土质土壤。就是这么一块小小的地方,竟被勤劳、勇敢的小草家族发现,并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当时,我不得不惊呼:生命可爱,生命可敬,生命是坚强而伟大的!

南极洲的浮游植物主要为藻类。其中硅藻类最多,其次是甲藻类,另外还有少量金藻类、蓝藻类和隐藻类。据我国科学家测定,南极洲近岸浮冰区及海湾中藻类浓度为每升海水含藻类1~12.63微克,而大陆坡和深海区浓度更低。这么低的含量,能养活有总重量达人类两倍多的磷虾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海水不可斗量,用海水的体积乘以藻类浓度,得出藻类总的数量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因而磷虾是永远吃不完这些藻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