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地名文化:十里一塘、三塘五塘

广西地名文化:十里一塘、三塘五塘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广西南宁、百色、柳州、桂林等地,常会见到一些以“数字+塘”来命名的乡镇,比如南宁的三塘镇、五塘镇。到了清代,邮驿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军事建制设置最小单位的“塘”也新增为邮驿制度单位。南宁市五塘镇蔬菜生产基地

广西地名文化:十里一塘、三塘五塘

在广西南宁、百色、柳州、桂林等地,常会见到一些以“数字+塘”来命名的乡镇,比如南宁的三塘镇、五塘镇。那么,这些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命名呢?

在古代,为了传递信息,朝廷在主要交通干道上每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个驿站,为传递军情公文的工作人员途中休息住宿、更换马匹使用。到了宋代,朝廷将驿站的接待和邮递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化,专门负责接待执行公务人员的场所被称为“驿馆”,而负责邮递功能的地方被称为“递铺”。“递铺”根据公文性质,按缓急程度分为步递、马递和急脚递,由专门的人员管理。到了清代,邮驿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军事建制设置最小单位的“塘”也新增为邮驿制度单位。当时清代的军事建制设置分“标”“营”“讯”“塘”几个级别,“标”是最高级建制,依次向下级进行管理,“塘”是最基层的驻防单位,分为水陆驻防,每10里即5公里设一塘,与“递铺”设置相同。

清代,广西的驿站、递铺和军塘有机结合,相互配套,构成了缜密的邮传体系。受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所影响,清代广西的邮传系统呈驿少铺多、大量军塘辅助设置的特点。其中,驿站主要设置在交通干线上,以水驿为主,主要为往来官员提供食宿;递铺设置于各交通干支线之上,10里设一铺,主要负责公文邮件的传递以及方便省、府、州之间的相互往来;军塘主要设置于交通线之外的山区小径和关防要隘,一方面弥补了递铺设置的不足,保障交通顺畅;另一方面也为保证邮传系统的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www.xing528.com)

随着历史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曾经遍布广西各地的邮驿站慢慢演变成乡村甚至乡镇,这也是今天所看到的许多村或镇以“数字+塘”命名的原因,尤其是在南宁、柳州、桂林、百色等地更为常见。比如南宁市兴宁区的三塘镇,是明清时期驻军警务设置的驿站,距兴宁区中心约30里即15公里,今被称为三塘;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距离兴宁区中心约50里即25公里,今被称为五塘;来宾市武宣县的二塘镇和桂林市平乐县的二塘镇,因距离所在县城约20里即10公里左右,今被称为二塘;百色田阳区的头塘镇因距离田阳区中心10里即5公里,今被称为头塘;临桂的四塘镇、六塘镇也因分别距离桂林市区40里即20公里、60里即30公里,今分别被称为四塘、六塘。

南宁市五塘镇蔬菜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