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因工程主要步骤+正常人体功能

基因工程主要步骤+正常人体功能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因工程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与载体DNA连接,然后导入微生物或细胞内扩增表达。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应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体的转化;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进行载体选择、改建或切割目的基因前,必须考虑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方式。目前也有电穿孔法、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等新技术,将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图24-1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

基因工程主要步骤+正常人体功能

基因工程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与载体DNA连接,然后导入微生物或细胞内扩增表达。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应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体的转化;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1.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是指所要研究或应用的基因,也就是需要克隆或表达的基因。进行DNA克隆时,所构建的嵌合DNA分子是由载体DNA与某一来源的cDNA或基因组DNA连接而成。cDNA或基因DNA即含有我们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目的基因,又称外源DNA。目前获取目的基因大致有如下几种来源:从基因组中直接分离;利用反转录酶合成cDNA片段;人工合成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基因等。

2.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外源DNA片段离开染色体是不能复制的。必须依靠基因载体(如质粒等)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基因工程中载体的选择和改建是极强技术性的专门工作,目的不同,操作基因的性质不同,载体的选择和改建方法也不同。

3.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目的基因,选择和适当改建克隆载体后,下一步工作是如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在一起,即DNA的体外重组。这种人工DNA重组是靠DNA连接酶将外源DNA与载体共价连接的。进行载体选择、改建或切割目的基因前,必须考虑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与切割载体DNA和目的DNA时产生末端的性质有关。

4.重组体转化 将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并改变宿主细胞的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转化DNA在进入宿主细胞后可独立地进行复制。常用的宿主细胞是大肠埃希菌,一般先用CaCl2处理大肠埃希菌,以增加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透入菌体,然后进行培养。目前也有电穿孔法、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等新技术,将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www.xing528.com)

5.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重组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后,经适当的培养得到大量转化子菌落或转染噬菌斑,应设法将众多的转化菌落或转染噬菌斑区分开来,并鉴定出所含重组DNA分子确实带有目的基因的菌株。

6.克隆基因的表达 重组体DNA在宿主细胞中复制而使目的基因扩增,但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并翻译出有活性的产物,即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基因工程技术是否有价值的关键。重组DNA技术除基因克隆外,还可以进行目的基因的表达,实现生命科学研究、医药或商业目的。为使目的基因高效表达,就需要研究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有关调控因子(如表达体系、载体与基因的来源等)以创造高效表达的条件,体现基因工程更大的作用。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总结如图24-1所示。

图24-1 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