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

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邢台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入不敷出。其用水量已超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59.7%。邢台市滏东平原有咸水区的咸水体之下蕴藏着深层淡水,由于补给非常缓慢,只能作为“后备水源”。开采后备水源一般也视为超采量。由于天然径流量减少,用水量增加,邢台市平原河道几乎常年干枯,可谓是“有河皆干”。

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

邢台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入不敷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量却在减少之中,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型水危机十分突出。

以1997~1999年为例,3年间年平均用水量为20.10亿m3(含微咸水利用0.14亿m3)。其用水量已超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59.7%。

由于地表水资源先天不足,地下水资源就成了维持需水量的主要水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平原区的深、浅层地下水处于持续全面超采状态。1997~1999年全市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为16.85亿m3,占总供水量的83.8%。其中平原浅层淡水三年平均年开采量为10.55亿m3(可开采量为7.06亿m3),超采49.4%(超采量为3.49亿m3)。邢台市滏东平原有咸水区的咸水体之下蕴藏着深层淡水,由于补给非常缓慢(据同位素测定,其循环周期一般在1万~2.5万年),只能作为“后备水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区域地表水严重缺乏,不得已将后备水源当作正常的淡水开采,近些年来年平均开采量在3.17亿m3以上(不含百泉和石鼓泉泉域岩溶水)。开采后备水源一般也视为超采量。由于长期大面积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快速扩展、含水层疏干、泉水断流、地面沉降、咸水底界面下移等水危机和环境问题。(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的“宁柏隆”漏斗区,1999年漏斗区面积已达524km2,中心水位埋深达48.25m,中心水位年平均(1974~1999年)下降速率为1.44m/a。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的滏东平原形成的漏斗区基本覆盖了邢台市整个滏东平原区,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80.13m,中心水位年平均下降速率为2.71m/a。由于深、浅层水位差的加大,造成咸水底界面下移,平均每10年下移5m左右。邢台市区由于过量开采岩溶水,自1978年以来,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1.6~1.8m/a,1999年最大埋深达85.06m,已经形成多次“水荒”和工矿企业因“吊泵”而停产的事件,同时也造成素有“百泉之城”美称的邢台市泉水干涸。整个滏西平原,第一含水层组已基本疏干。黑龙港平原东部以南宫为中心的地面沉降带,年沉降速率大于20mm/a。由于天然径流量减少,用水量增加,邢台市平原河道几乎常年干枯,可谓是“有河皆干”。排放的废污水无法自然稀释净化,但也全部消耗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