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水灌溉条件试验研究:实践与保护

咸水灌溉条件试验研究:实践与保护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邢台市临西县水利局对咸水灌溉小麦时土壤盐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在同样条件下,改灌3g/L咸水,不仅能够增产,土壤积盐率也只有32%,麦收后土壤全盐量为0.09%,临西县水利局农场咸水灌溉试验成果见表5。表5临西县水利局农场1983年咸水灌溉试验成果表威县赵村用3~5g/L的咸水直接灌溉,麦苗成活率不高,且土壤板结。

咸水灌溉条件试验研究:实践与保护

土体盐分的变化是通过水的活动进行的,是以水为载体而发生的,从而导致水盐与土盐产生相变(水溶盐与固态盐)。水盐与土盐在量上的相关性,对咸水灌溉及治理具有理论性指导意义。邢台市临西县水利局对咸水灌溉小麦时土壤盐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临西县咸水灌溉小麦土壤盐分试验资料(含盐量)

通过试验可知,使用3g/L咸水灌溉小麦,在20~40cm土壤含盐量最大为0.209%,平均含盐量为0.124%;使用5g/L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最大为0.255%(5~20cm),土壤平均含盐量为0.171%;使用7g/L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最大为0.280%(20~40cm),土壤平均含盐量为0.218%。轻度盐碱土标准为0.2%,使用3g/L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均小于0.2%的标准,而使用大于3g/L咸水灌溉,会使土壤积盐,导致土壤发生盐碱化。

临西县水利局农场试验区,在非盐碱地里灌溉5~7g/L咸水,虽然获得了增产效果,但土壤耕层积盐率达到238%。在同样条件下,改灌3g/L咸水,不仅能够增产,土壤积盐率也只有32%,麦收后土壤全盐量为0.09%,临西县水利局农场咸水灌溉试验成果见表5。

表5 临西县水利局农场1983年咸水灌溉试验成果表(www.xing528.com)

威县赵村用3~5g/L的咸水直接灌溉,麦苗成活率不高,且土壤板结。后来,该村在直接利用咸水灌溉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改用深水井(矿化度0.8g/L)与浅水井(矿化度3.4g/L)并网,在水池将混合水的矿化度控制在2g/L以下进行灌溉,使400亩小麦获得每亩415kg的高产,土地也良好如故。

以上两个咸水试验的典型调查,由于地理地质环境不同咸水灌溉试验的结果有所不同,但总的结论一致:咸水灌溉试验与河北省土体盐分成果一致,通过试验说明,在邢台市对咸水利用,矿化度小于或等于3g/L,对作物和土壤都不会产生危害。

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加,盐分增加的限度应由作物的耐盐极限值来确定。也就是说,土壤的允许含盐量应以不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不影响作物的正常产量为原则。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对作物耐盐性能要求也有差异。如表6是河北曲周张庄实验区实验资料。该区土壤多属中度氯化物—硫酸盐型盐土,经过多年实验,确定了以氯含量、土壤全盐量指标来衡量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生长状态,并进一步确定它们的耐盐极限值。

表6 河北曲周张庄实验区小麦、棉花玉米各生育期耐盐极限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