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井市地名志:龙河村发展历程与地理特点

龙井市地名志:龙河村发展历程与地理特点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井市东盛涌镇辖村,驻地九龙。境内有龙头岗与海兰河,分别取“龙”字与“河”字而得名。1983年,为石井乡龙河村。有林地面积2007.3公顷,村中部有石井至龙河公路经过。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龙河村驻地。聚落内有龙河村第四村民小组,13户,26人,均为朝鲜族。因处海兰河北岸而始称河北。位于龙河村驻地西南1千米,多平地,海拔196米,聚落呈块状。原为龙新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龙河村。

龙井市地名志:龙河村发展历程与地理特点

龙井市东盛涌镇辖村,驻地九龙。位于东盛涌镇驻地东北部。多平地。东至图们市月晴镇,南至石井村,西至龙山村,北至延吉市。境内有龙头岗与海兰河,分别取“龙”字与“河”字而得名。

1962年,从石井人民公社龙新大队分出单建,始名九龙大队。1982年,为石井人民公社龙河大队。1983年,为石井乡龙河村。1998年,为东盛涌镇龙河村。2003年,龙新村并入龙河村。

2011年末,辖九龙、龙潭、柳林、龙泉、龙北、龙曲、下钟7个屯,设7个村民小组,131户,240人,其中朝鲜族239人。面积36.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39.1公顷,其中水田51.82公顷。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烤烟等。有林地面积2007.3公顷,村中部有石井至龙河公路经过。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龙河村驻地。位于东盛涌镇驻地东北13.6千米,多平地,海拔188米,聚落呈点状。始因姓氏得名老潘子,后以九龙升天的传说改称九龙。1915年前后建屯。聚落内有龙河村第一村民小组,35户,50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25公顷。林地面积356公顷。

九龙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东0.6千米,平地、丘陵地约各占一半,海拔193米,聚落呈块状。因早年屯北有一个水池而得名。清光绪初年建屯。聚落内有龙河村第三村民小组,8户,25人,其中朝鲜族24人。耕地面积76公顷。林地面积60公顷。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东北0.8千米,多山坡地,海拔187米,聚落呈点状。因屯落周围柳树成林而得名。清光绪末年建屯。聚落内有龙河村第四村民小组,13户,26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35公顷。林地面积426公顷。(www.xing528.com)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西1.4千米,平地、山坡地各占一半,海拔190米,聚落呈块状。朝鲜语地名,因有一垂柳状若亭子而始称柳亭村,后以泉改称龙泉。清光绪初年建屯。聚落内有龙河村第二村民小组,25户,39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47公顷。林地面积107公顷。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西南2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01米,聚落呈块状。因处海兰河北岸而始称河北。1915年,因屯北龙头岗得屯名龙北。清光绪初年建屯。原为龙新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龙河村。聚落内有龙河村第六村民小组,13户,35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57公顷。林地面积458公顷。

龙曲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西南1千米,多平地,海拔196米,聚落呈块状。屯后有一蜿蜒起伏的山岗,名龙头岗,屯因此得名。清光绪初年建屯。原为龙新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龙河村。聚落内有龙河村第五村民小组,12户,30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76.26公顷。林地面积300.3公顷。

东盛涌镇龙河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河村驻地西南2.9千米,多山坡地,海拔190米,聚落呈点状。始名钟城洞。1915年,屯北又建一屯,亦名钟城,故本屯改称下钟。清光绪初年建屯。原为龙新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龙河村聚落内有龙河村第七村民小组,25户,35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22.84公顷。林地面积300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