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艺术在声乐唱法教学中的指导实践

钢琴艺术在声乐唱法教学中的指导实践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气息教学中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也是钢琴艺术指导之于声乐演唱者的重大意义所在。钢琴艺术指导者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弹奏钢琴,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泛音。在为声乐演唱者伴奏时,钢琴艺术指导可以帮助声乐演唱者体会共鸣的存在,即通过自身的乐器共鸣引导演唱者在歌唱时发出共鸣音,从而帮助声乐演唱者真正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钢琴艺术在声乐唱法教学中的指导实践

(一)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气息教学中的指导性

气息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客观来讲,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呼吸,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技巧性,这是歌唱呼吸与普通生理性呼吸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声乐演唱中,若能对气息进行有效调节与控制,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气息教学中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调控声乐演唱的气息

钢琴艺术指导的前奏部分对于声乐演唱者的气息调节至关重要。钢琴艺术指导的前奏能够奠定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同时还能引导声乐演唱者的气息与音乐的节奏相同步,从而使声乐演唱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歌曲演唱时的气息状态之中。

在声乐作品《娄山关》中,钢琴艺术指导演奏了一连串的上升式爬音,将音乐的磅礴之势充分展现出来,声乐演唱者在唱到“西风烈”一句中的“西”字时应特别注意与钢琴艺术指导的配合,在钢琴艺术指导的烘托下,声乐演唱者将气息灌满自己的发声腔体,从而将这个“西”字爆发而出,当咬出“西”字的字头后,声乐演唱者还应当保留足够的气息,用以支持音的延长与下面两个字的共鸣。在演唱“西风烈”中的“烈”字时,声乐演唱者应当自然地在句法结束的同时保持气息,为演唱后面的乐句做准备。之后,音乐的情绪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刚烈瞬间转为凄冷,在这个速度较缓的乐句中,声乐演唱者气息的每一次转换都至关重要,在演唱情绪上应做到柔中带刚,同时又带着些许哀叹。这首歌曲后半段,歌唱的速度较快,相应的钢琴伴奏速度也比上半段快了很多,声乐演唱者要注意保持气息的稳定性,应根据钢琴艺术伴奏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呼吸,从而将歌曲完美地演绎出来。

2.调控声乐演唱的句法

声乐演唱的气息与句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声乐演唱者倘若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演唱时的气息,也就很容易对句法进行控制。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钢琴艺术指导所弹奏的音乐句法能够有效地调控演唱者的气息走向,进而实现对句法的调控。

对于声乐演唱的气息与句法,著名声乐学者科尔曼先生指出:“必须以所要唱的乐句的感情来激励所要吸的气息”。钢琴艺术指导者通过钢琴伴奏为声乐演唱者的演唱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进而引导起声乐演唱者的气息走向、实现对句法的调控,使声乐演唱者的演唱达到完美的境地。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共鸣教学中的指导性(www.xing528.com)

钢琴艺术指导对于声乐共鸣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人体生理机能的角度来看,人的声带所产生的声音原本是十分微弱的,人的声音只有经过口腔、鼻腔、胸腔、头腔等共鸣腔体后,音量才能逐渐变大,才能获得明亮、浑厚、富有感情的共鸣音。所以,良好的共鸣对声乐演唱而言至关重要。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共鸣教学中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声乐演唱者体会共鸣的存在

在运动员开展的跑步训练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通常会寻找一位跑步健将来带领队员进行跑步训练,在跑步健将的带领下,队员心中有了目标,训练的效果越来越好。钢琴伴奏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带路者”与“领跑人”的作用。这也是钢琴艺术指导之于声乐演唱者的重大意义所在。

钢琴这件乐器体积庞大、音色洪亮,从构成上看,钢琴这件乐器有一个庞大的共鸣箱体,钢琴所产生的共鸣音就从共鸣箱体中获得,我们通常将钢琴的共鸣音称为“泛音”。

钢琴泛音的音色十分优美,甚至比基音还要动听。钢琴艺术指导者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弹奏钢琴,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泛音。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要想发出共鸣音,必须通过人体的一系列共鸣腔体如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咽腔共鸣才能完成。在为声乐演唱者伴奏时,钢琴艺术指导可以帮助声乐演唱者体会共鸣的存在,即通过自身的乐器共鸣引导演唱者在歌唱时发出共鸣音,从而帮助声乐演唱者真正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2.指导声乐演唱者感知腔体的变化

钢琴艺术指导者能够指导声乐演唱者感知腔体的变化。大量研究表明,增加一个或多个嗓音共鸣腔的振动量可改变嗓音的音质。钢琴艺术指导正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来使演唱者感受到由个腔体到一个合作的共振腔体的转变。

钢琴艺术指导者应当指导声乐演唱者在演唱中感受腔体的变化,更自然地按照作品所需要的呼吸来吸气,在唱之前,呼吸有所准备,共鸣腔体也有所准备,保持住吸气的状态,吸气状态通常能使人感受到飘浮的感觉,而不往下沉。腔体随之而打开了,也不需要用比呼吸更大、更多的力量去打开腔体引导歌唱者,使用最自然的方式,来寻找到富有自然共鸣的完美音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