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15个县危机,96个县良好

广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15个县危机,96个县良好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治区提出的粮食自给率目标为75%,现状粮食自给率约为70%。梧州市、玉林市、百色市、南宁市和桂林市所辖县耕地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高,上述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匮乏。(四)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将上述各项指标套入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得到各地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经评价,全自治区有15个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为危机,主要位于柳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梧州市等各市市区;其余96个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为良好。

广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15个县危机,96个县良好

(一)人均耕地生产能力

各县(自治县、市、区)耕地等别对应粮食生产当量直接采用全自治区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测算的粮食单产水平。农用地产能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所形成的农用地生产能力,其核算结果为标准粮食单产和总产。其中标准粮单产是指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生产的农作物产量换算成基准作物(早稻)的产量,包括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代表区域内农作物全年单产水平,本次直接采用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中各县(自治县、市、区)可实现单产作为粮食生产当量,计算人均生产能力。

根据人均耕地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全自治区农用地产能平均水平为每公顷8803公斤,2018年全自治区耕地面积438.74万公顷,由此可计算粮食生产能力总量为3862万吨,人均耕地生产能力平均为793.30公斤。全自治区33个农产品主产区中,崇左市、来宾市,以及防城港市、河池市等市所辖部分县(自治县、市、区)人均耕地生产能力较高。

(二)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

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采用全自治区近年粮食实际平均产量为依据,并考虑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结合资源环境类型进行综合确定各县(自治县、市、区)阈值。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给出的粮食安全衡量标准,以人均粮食消费量400公斤为调控粮食安全的基本参考线,近10年来,全自治区人均粮食产量平均为412公斤,根据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数据,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每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300公斤左右,其中消费量最高的是1982年的人均373公斤,而近年来人均粮食消费量均低于300公斤。自治区提出的粮食自给率目标为75%,现状粮食自给率约为70%。

其次,考虑到各县(自治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对城市地区、资源地区和生态地区等不以农产品主产为主体功能的市县(自治县、市、区),适当降低阈值标准。结合全自治区现状粮食自给率总体约为70%的水平,采取生态地区按照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70%,城市地区和资源地区按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60%确定阈值,农产品主产区作为全自治区主要粮食产出地区,应达到粮食基本自给,并且达到粮食安全标准线,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以全自治区近年粮食实际平均产量与粮食安全相关标准相结合为依据,适当提高阈值标准,取450公斤做为预警阈值。

表5-4 2019年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表

(三)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经评价,2018年全自治区耕地面积为438.75万公顷,耕地后备资源14.16万公顷,耕地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为96.87%,耕地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高。梧州市、玉林市、百色市、南宁市和桂林市所辖县(自治县、市、区)耕地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高,上述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匮乏。

(四)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将上述各项指标套入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得到各地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根据计算结果,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大于0的县(自治县)承载状态为良好,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小于0的县(自治县)承载状态为危机。

经评价,全自治区有15个县(自治县、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为危机,主要位于柳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梧州市等各市市区;其余96个县(自治县、市、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为良好。详见表5-5。(www.xing528.com)

表5-5 2019年广西耕地开发压力状态评价结果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