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现代化建设时期:农超对接新政策推动农产品流通优化

全面现代化建设时期:农超对接新政策推动农产品流通优化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商务部会同农业部开始实施“农超对接”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功能;支持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支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表现为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的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加强市场调控机制建设。

全面现代化建设时期:农超对接新政策推动农产品流通优化

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工业化生产推向农业领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速流通体系。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表现为“产销直挂”的快速发展,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冷链物流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合作社的进一步强大[8]。2009年,商务部会同农业部开始实施“农超对接”扶持政策。在17个省(区、市)开展试点,支持了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快速检测系统及农产品品牌培育等205个建设项目,重视农产品市场或流通体系建设的公益性和业态创新。

同时,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目标是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功能;支持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支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2011年,农产品流通政策又有所创新,更加突出重视鲜活农产品的产销衔接和市场调控,国务院会议专门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2011年12月23日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表现为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的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加强市场调控机制建设。(www.xing528.com)

纵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演变路径,计划和统购统销体制逐步退出,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是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路径。这一改革也体现出渐进特征,先是部分松动过于“一刀切”的传统统购体制,接着废除了农产品统购和派购制度,逐步扩展农产品议购方式的应用品类。最后是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鼓励市场化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的政策性法规和文件,来推动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