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宁夏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鼓舞下,自治区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部署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宁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000年1月25日,在自治区党政领导机关召开的迎接西部大开发专题报告会上,自

宁夏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20世纪90年代的10年,是宁夏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从“八五”开始国家实施了经济社会发展10年规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对宁夏在项目安排、投资上有所倾斜,促使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鼓舞下,自治区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部署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宁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一、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发展战略的探索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自治区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反复学习、领会中央《建议》的精神,并对宁夏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充分酝酿准备。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1991年4月13日召开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六届七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个首次把宁夏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制定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半的奋斗目标,突出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能源两大优势,加强重点建设,提高综合效益,按照统筹规划、合力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地区生产力布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根据自治区党委全委会的这个《建议》的基本思路制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1991年4月29日召开的自治区人大六届四次会议讨论后实施。上述《建议》和《纲要》,充分体现了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提出的“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精髓,成为宁夏实现快速发展的纲领和行动指南。

《纲要》提出了“八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七个坚定不移:必须坚定不移地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在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

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探索、变化与形成,曾经几度沧桑,几度变换。从中共十二大之后开始,先后经历了“宁夏要先翻身”“黄河经济战略”“经济核心区”构想、“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小而富、小而强、小而美”等不同发展思路的探索与战略目标的实践。

早在1984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广西时,在谈到翻两番和全国发展情况时提出,“广西、宁夏要先翻身,起码要搞到中等水平或中等水平以上”的讲话后,宁夏从领导机关到新闻媒体、科研单位,从多方面开展了对区情和“宁夏要先翻身”这一号召的宣传、分析和论证。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宁夏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内总产值实现翻两番半的建议,被自治区领导机关采纳,“宁夏要先翻身”便成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被实施。其后的1987年1月,在自治区编制《宁夏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之际,邀请由著名科学家杨纪珂牵头、中国能源研究会华东区域委员会承担的《建立银川内陆经济特区》研究课题,经过半年时间的研究,于当年7月15日在银川召开论证会,也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宁夏发展思路的开拓。

1990年8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提出了“黄河经济战略”,即依托黄河优势,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直接地或间接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综合性的经济。这个思路经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论证后,成为自治区领导机关的决策

1994年6月8日,《宁夏日报》发表的题为《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加快发展》的社论中提到,“最近,自治区党委领导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北部(石嘴山特别是石嘴山区)重振,南部(山区8县)放开,中部(银川市和银南灌区)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社论认为,这是从区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所作出的又一战略要求。“北部重振,南部放开,中部上台阶”的发展思路,是对宁夏区域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探索和发展。

1997年12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的报告中,提出了“经济核心区”的发展构想,即以银川市、灵武市、吴忠市(后改为地级吴忠市的利通区)、青铜峡市这一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为自治区的经济核心区,成为带动南北周边地区的一个发展极。在2000年1月28日自治区党委召开的经济核心区建设座谈会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核心区的4个优势,即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城市化基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发展后劲。强调把经济核心区建成带动南北周边地区的发展极,不仅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宁夏的具体实践和运用,也是培育宁夏发展增长极的需要,是加快宁夏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符合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图。这个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对宁夏“九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000年1月21日,《宁夏日报》发表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任启兴的《迎接西部大开发推进宁夏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长篇文章,提出了确立“一个目标”、实现“三个转变”、实施“四大发展战略”、抓住“四个重点问题”,力争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思路。“一个目标”即以人为本,以富民为本,富民兴业,富民兴区;“三个转变”即从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从主要依靠计划调节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以注重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培育地区竞争优势;“四大发展战略”即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四个重点问题”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2000年1月25日,在自治区党政领导机关召开的迎接西部大开发专题报告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在题为《宁夏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的报告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宁夏走在前”的目标和战略思路,还提出了建设“小而富、小而强、小而美(后加的)”新宁夏的目标。在2月23日《宁夏日报》题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的社论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代替了先前毛如柏报告中的“西部大开发,宁夏走在前”)。此后,“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就成为宁夏上下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和动员令。2000年12月9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到200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经济核心区力争初步实现现代化、川区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南部山区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同时部分地区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将宁夏建设成为“小而富、小而强、小而美”的民族自治区。

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宁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由此进入了快车道,无论是支撑农业的“命脉工程”———水利设施,还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地位的交通运输工程,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的邮电通讯工程,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重点是解决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并十分注意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把解决农业灌溉与人畜饮水、扶贫开发有效结合起来,旨在解决南部山区部分区域农业灌溉和人畜引水困难的固海扬水工程。在1986年竣工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进行扩灌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于1992年11月完工,实际灌溉面积由1986年的23.34万亩,增加到1999年的58.86万亩(含同心县扬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的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综合开发项目———中国北方灌溉项目(宁夏银南部分),由狼皮子粱扬水灌溉工程、金银滩灌溉工程、同心扬水工程、固海扬水配套工程4个子项目组成,总投资7710万美元,其中世行贷款3720万美元,项目期为1988~1992年。到1994年,项目建设扬水站17座,装机72台、1.64万千瓦,完成配套土地54.38万亩,移民5.43万人,造林6.72万亩,建设各种技术服务设施141个。涉及宁夏、甘肃、陕西3省区,总扬程宁夏盐池灌区452米、同心灌区311米,设计流量11立方米/秒的盐环定扬水工程(宁夏盐池至甘肃环县至陕西定边),共用部分于1996年9月19日竣工,宁夏专用工程由同心县韦州灌区和盐池灌区组成,于1992年开工,计划投资2.62亿元。宁夏最大的扶贫扬黄灌溉项目( “1236”工程,即解决1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开发200万亩土地,投资30亿元,用6年时间完成),1995年12月13日正式批准立项,并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工程包括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移民工程等,建设规模为200万亩,分期实施,红寺堡灌区75万亩、固海扩灌区55万亩,合计130万亩作为一期工程,先行建设。1996年5月11日,自治区扶贫扬黄工程总指挥部在红寺堡举行了工程奠基典礼,1998年9月16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到1999年年底,已建成了红寺堡一、二、三泵站及一干渠、二干渠、三干渠上段23公里及建筑物,并试水成功,顺利进行了冬灌。新庄集1~4泵站及支干渠工程,于1999年9月全面开工,一支泵站和一支干渠于2000年10月25日建成通水。另外,计划总投资13.56亿元,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大型水利工程———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彭阳县境内的长城塬引水灌溉兼人畜饮水工程,也分别于2000年开工。

在交通邮电建设方面,不仅加大了公路、铁路、机场、电信等基础工程的建设,还在电话“村村通”工程中取得了骄人成绩。1992年9月动工,对包兰铁路干线石嘴山至兰州段进行电气化改造,1998年11月正式开通,从而为提高包兰干线宁夏段的综合运输能力创造了条件。宝中铁路(南起陕西宝鸡市虢镇车站,北止宁夏中卫市迎水桥站,全长498.19公里)宁夏段,境内长286.69公里,于1990年10开工建设,1994年5月18日宝中铁路全线铺通,11月11日开始分流运输。1995年6月全线通信和电气全部开通,正式投入运营。从2000年5月1日起,安口窑至迎水桥段实施扩能,日通过客货列车31.5对,年运输能力达1600万吨,缓解了宁夏乃至整个西北的铁路运输紧张状况。1993年开工修建了宁夏第一条一级地方铁路———大古铁路支线,这条东起灵武市古窑子,西止青铜峡大坝电厂的动力煤运输专线,设计运输能力近期为466万吨,远期为1400万吨,1995年10月修通,1997年3月试运营,2000年6月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九五”期间,宁夏的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及部分一级公路)建设有突破性进展。银(川)古(窑子)一级公路、古(窑子)王(圈梁)高速公路,是“国道307线”(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宁夏境内的两段,银(川)古(窑子)段长48.4公里,于1991年6月10日开工,1994年7月1日竣工通车,成为宁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古(窑子)王(圈梁)段长94公里,于1999年6月12日开工。石(嘴山)中(宁)高速公路是“国道109线”(丹东—北京—银川—拉萨)途经宁夏境内的中段。长84.26公里的姚(伏)叶(盛)段,于1997年4月28日开工,1999年11月6日先行建成的长55公里银川段(贺兰至叶盛),实现了宁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其余路段于2000年6月30日全线通车;另一段北起宁蒙省界麻黄沟,南至平罗县姚伏镇的石中高速公路北段,长73.27公里,于1999 年9月25日开工,2001年11月12日竣工通车;北起叶盛南至中宁的石中高速公路南段,长96.53公里,于1999年10月25日开工,2002年10月6日竣工通车。全长98公里的中(宁)郝(家集)高速公路,于2000年11月25日开工,2003年竣工通车。另外,作为配套扬黄扶贫灌溉工程的盐池至兴仁的二级公路,全长253公里,于1999年2月开工建设,2000年12月8日竣工通车。在省道公路建设中,普遍提高了公路建设等级标准。1991年,将银(川)平(凉)公路193公里的二级改建工程,列为宁夏“八五”公路重点建设项目。“九五”期间,还建成了银(川)灵(武)吴(忠)等区内一级公路。从“八五”到“九五”时期,全自治区共有3个一级公路项目(共146公路)、5个高速公路项目(共447.3公路)开工建设。到2000年年底,宁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6万公里。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84.3公里、一级公路146公里、二级公路1677公里、三级公路4742公里、四级公路3770公里。按路面等级分,有高级路面558公里、次高级路面5193公里、中级路面3099公里、低级路面1584公里。总体上看,宁夏公路基础设施居西部地区前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有公路19.6公里,高于全国的14.6公里;二级公路比例18%,高于全国平均13.5%的水平;公路通达深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全国分别为98.3%和89.5%);高级次高路面的比例达54.4%,高于全国平均42.5%的水平。

在民航机场建设方面,经过几年时间的勘察选址,1991年10月28日,确定把灵武市临河乡鄂尔多斯冲积区二级台地作为银川新机场场址。1995年12月18日,国家计委批准银川河东机场工程开工建设,1997年9月6日,机场举行开航典礼。银川河东机场飞行区等级4D级,属国内干线机场,是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的重要备降机场,可供波音757、空中客车310、波音767及以下机型安全起降。机场站坪可停靠9架大中型飞机,满足2005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高峰小时550人次要求。银川河东机场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宁夏民用航空运输条件。先后恢复和新开通银川至北京、西安、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昆明、重庆、青岛、乌鲁木齐等航线,到2000年,宁夏与全国通航城市达17个,每周有近百个航班。2000年,固原及中卫机场列入国家“十五”建设规划。

电信通信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通信能力不断增强和完善。“八五”期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九五”期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一批重点工程先后建成交付使用。1991年邮电部、自治区重点工程银川长途通信枢纽楼建成。1993年区内全长582公里、纵贯11个县市的纵向数字微波通信干线工程全线开通。1994年包括宁夏境内73公里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通信光缆建成。1995年数字数据网工程建成开通,全自治区市县电话及92%的农村电话交换点实现程控化,在1993年银川市话号码升为6位的基础上,宁夏电话号码升为7位,1999年国庆日前,宁夏“村通电话”工程竣工,成为西北第一个实现村通电话的省区。1997年3月,包括宁夏段长486公里,途经从石嘴山到海原11个市县的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一级光缆干线工程竣工;1997年7月,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光缆工程建成运行。2000年宁夏电信光同步传输网工程通过验收,吴忠、石嘴山无线市话入网工程完成,形成了以光纤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输网为辅,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数据通信网和电信支撑网并存,覆盖自治区城乡,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通信网。国家一级干线光缆贯通自治区18个县市。电信传输干线光缆和本地网光缆已达5462.4公里,通达所有市县和大部分乡镇。

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997年3月,东起陕西靖边县,西止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化工厂,全长293公里的长宁天然气管道破土动工,1998年10月8日建成通气,2000年7月1日投入运行,并相继建成从主管道至石油基地———银川市兴庆区东郊至贺兰县、银川市区、西北轴承厂、青铜峡铝厂、永宁县、灵武市、吴忠市区、盐池县、石嘴山市区的分输管线,输气能力达到2亿立方米以上,满足了沿线各市县的民用及工业用气。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是宁夏的优势。除了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便利的黄河水利和良好的气候等自然禀赋,宁夏长期以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坚持发挥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因地制宜,激发农业发展的活力,促使农业不断上台阶、上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自治区加大了农田土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实施农业土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在80年代末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宁夏河套银南灌区进行开发以及对固原地区小流域实行农业综合治理之后,经国家批准,于1989~1992年实施了“宁夏河套农业综合开发规划”项目,在河套灌区9县市和5个国营农场,改造中低产田58万亩、开荒27万亩。1992年签约了欧共体技术援助宁夏土地改造项目,并于1993~1997年实施。项目辐射中卫至永宁黄河北岸、西岸灌区,共改造低产田54980亩、开发荒地21000亩、砌护渠道53.2公里、整理排水沟128公里以及进行建筑物、暗管排水修复和土壤改良与监测。1992年5月经国家批准,于1992~1994年,在河套灌区11个县市实施的“宁夏河套农业综合开发第二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开荒25万亩、造林0.8万亩。1995年经国家批准,于1995~1998年,在8个县市实施的“宁夏河套农业综合开发第三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71万亩、开荒25万亩。1998年又在6个县市实施了第四期河套农业综合开发。经过10余年的连续综合开发,自治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www.xing528.com)

农业实用新技术全面推广。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自上而下普遍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条件下,宁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一是实施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后,2000年银川平原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16.6公斤;水稻丰产优质栽培方式推广后,银川平原水稻1991年亩产达到617公斤,成为全国水稻亩产最高的省区之一。“九五”期间又引进推广了以旱育稀植为主的综合技术,亩产平均657.8公斤,亩增60.6公斤。小麦套种玉米模式在“八五”期间大面积推广后,涌现了一批吨粮田村,2000年亩产平均1004.6公斤,有4个县市成为麦套玉米吨粮示范县市。玉米地膜覆盖技术于1990年在南部山区推广,在连年大旱中起到了抗灾保收的作用。“八五”后期,在原来推广的基础上,扩大了设施蔬菜和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二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九五”期间,全自治区建立千亩以上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2000多个,每年有近千名技术人员到示范点工作,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自治区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工业品的大量使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因而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随着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类农用机械数量大幅度增加。1995年,自治区农机总动力为241.46万千瓦,比1991年增长26.4%,占全国农机总动力3.25亿千瓦的0.7%,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986千瓦,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平均每6户农户拥有1台拖拉机,引黄灌区平均每4户有1台拖拉机,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集体、农户共同办农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2000年,自治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78.98万千瓦,比1995年增长了57%,年递增9.44%,占全国农机总动力5.23亿千瓦的0.72%,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988千瓦,平均每4户农户拥有1台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引黄灌区平均每2.5户农户拥有1台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农用机械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用机械由过去使用比较单一的耕作、播种、运输等机械,变为耕作、播种(插秧)、收获、脱粒、加工和农田水利排灌等全部环节都使用机械,而且牧业生产中牧草收割机、打捆机、搂草机、包膜机以及渔业养殖中的池塘增氧机等机械的使用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00年,自治区机械耕地面积达到732.5万亩,比1995年增加了19.4%,机耕水平达到38.5% (按土地面积详查统计);机械播种作业面积达到613.5万亩,机播水平达到39.9%;机械收获作业面积达到155万亩,机收水平达到12%,其中水稻机收水平达到53.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粮食上台阶“四个一”工程顺利实施。1995年,自治区制定“九五”计划后,农业厅提出了以主要作物为体系,在自治区推广1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意见。翌年6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了引黄灌区农业新技术推广现场会,肯定了推广1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成功经验,接着提出了实施粮食上台阶“四个一”工程,即到“九五”末,宁夏引黄灌区推广以麦套玉米为主的百万亩吨粮田栽培技术,生产粮食10亿公斤;推广以旱育稀植为主的百万亩水稻综合增产技术,生产粮食6亿公斤;宁南山区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百万亩玉米增产技术,生产粮食4亿公斤;推广以种薯脱毒为主的百万亩马铃薯综合丰产技术,总产折主粮3亿公斤。“四个一”工程的核心是通过大力推广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挖掘良种、中低产田、资源利用及栽培方式的潜力,提高单产水平,促进粮食生产上台阶,以确保“九五”末自治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4亿公斤以上。1997年,“四个一”工程实施后成效显著,当年在南部山区遭受严重干旱,灌区遭受“二月雨”、异常高温及小麦蚜虫、玉米叶螨危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25.66亿公斤,与大丰收的1996年基本持平。1998年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9.49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在严重旱灾的2000年,粮食总产量仍保持在25亿公斤以上,超过国家提出的粮食自给工程和自治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4亿公斤以上的既定目标。

四、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实现快速发展

1990年开始实施的十年规划及“八五”“九五”发展计划,使宁夏进入了全面大发展的时期。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顺利地推动了自治区产业的调整,加快了“科技兴宁”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各类产业发展水平,也使第二、第三产业步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0~1995年,自治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91.5亿元,先后建成了大坝电厂一期工程、石嘴山电厂五期工程、石嘴山矿务局三号井、宁夏炼油厂、宁夏水泥厂二期扩建工程、西北轴承厂技术改造等一批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项目。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73万千瓦,并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八五”期间,宁夏的第二、第三产业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可喜变化。特别是依托能源优势发展起来的电解铝等高耗能工业有了新突破,电力工业跃上了新台阶,邮电通信业发展加速,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按可比价格计算,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1%,其中,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0.1% (有3年年度增长率达12.5%以上),第三产业年均递增10.4% (有两年年度增长率达11.8%以上)。

1992年3月1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在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时提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大胆地试、坚决地干;要充分利用宁夏民族区域自治、矿产资源、黄河水资源和农业四大优势,努力实现新的跨越,争取再上新台阶。在4月17日的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研究通过了建立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方案,6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规定》《鼓励投资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规定》等相关4个文件,建设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便由此启动。同年9月15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振兴宁夏经济的决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在同日召开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上,部署了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推动自治区经济登上新台阶的工作。

1992年9月30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第三产业的目标和重点是:争取用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宁夏区情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程度比较高的第三产业体系。到2000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32.2%提高到45%以上,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者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19.4%提高到30%左右。

“九五”计划期间,自治区的第二、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已有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绩。自治区坚持实施建设宁夏电力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基本战略,加大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了石化、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及新材料、生物制药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年产1190万吨的灵武矿区,是全国20个煤电能源基地之一,也是宁夏跨世纪五大骨干工程之一,在已建成投产3对现代化矿井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全面展开。1994年4月,大坝电厂二期(2×30万千瓦)工程开工,1997年12月19日建成并网发电,为提前实现宁夏发电总量第二个翻番目标做出了贡献。1997年6月,以陕甘宁气田天然气为原料的宁夏化工厂第二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化肥生产装置动工,1999年9月30日,合成氨和尿素生产系统全流程打通,年新增生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0万吨、液氮1.2万吨,为宁夏发展天然气化工迈出了坚实步伐。1999年3月1日,青铜峡铝厂三期扩建工程开工,2000年11月20日试生产,于下年底全部竣工后,使电解铝年产量达到24万吨,成为全国三大铝生产基地之一。1999年4月28日,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正式组建为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始于1991年之后的10年二次创业期间,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及技术难度都显著增加,主导产品钽、铌、铍的产量、销售额、利润均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钽粉、钽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5%和40%,跃居世界三强之一。1999年5月28日,由原宁夏长城机床铸造厂与日本国株式会社合资建立的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开工建设,2000年5月竣工生产,年产数控机床600台,成为全国首家智能网络化工厂。1999年9月28日,前身为银川橡胶厂的银川中策(长城)橡胶有限公司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动工,2001年建成投产,填补了西北和华北地区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的空白。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以年均30%的增速发展,总产值由1996年的0.8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6亿元,已成为自治区主要的工业行业。到2000年,自治区有医药工业企业28家,医药品种达386个。宁夏制药厂的主导产品盐酸四环素生产规模达到2500吨,占据国际市场65%的份额。2000年9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宁夏成为继四川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除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贸金融等传统行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已成为宁夏第三产业的先导型产业和排头兵,并逐渐成为自治区继农业、能源之后的第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尽管宁夏旅游业起步较晚(1986年9成立旅游局),但随着旅游市场的迅速升温和全社会办旅游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自治区从资金投入、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和宣传、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加大力度,推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八五”时期开始,对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便不断加大,客源也逐步由区内向兰州、西安、内蒙古等周边省区扩展。到“九五”期间,自治区已初步形成了沙湖、西夏陵、中卫沙坡头、青铜峡、镇北堡影城、六盘山六大旅游区,2000年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达22个。这些景区(点)经过规划建设,已初具规模,具备了接待海内外游客的条件,并陆续进入游客到访的全盛阶段。国内客源地不断扩展,国外客源也逐年增加,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游客已成为到宁夏旅游的主要客源地。199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8万人次,2000年达到24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0.58万人次)。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旅行社、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及其服务水平的提升。2000年,自治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5亿元,是1990年(25.3亿元)的4倍多。旅游星级饭店从1990年的寥寥几家发展到18家,旅行社有21家。2000年自治区旅游总收入达13亿多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8%上升到7.5%。

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发展。1997年9月12日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非公有制工业的发展。1998年5月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套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规定》。1999年2月27日,自治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大会,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作了题为《把握历史性机遇,采取强有力措施,实现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飞跃》的报告,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召集私人企业负责人座谈讨论,会上表彰了61家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同年4月19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了发展非公有制工业的目标。之后,实施了“抓大放小”战略,促进了非公有制工业的强劲发展。到2000年年底,在自治区40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为59.4%,集体企业占4.8%,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占35.8% (其中股份合作制1.8%、私营企业9.6%、股份制企业13.3%、联合企业0.4%、外商投资企业9.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 )。非公有制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自治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为工业注入了活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宁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科教兴宁”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自治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改善义务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1990年7月31日至8月4日,自治区主席白立忱在吴忠、盐池农村调查扫盲工作时提出,要开展农村扫除文盲、扫除科盲活动,掀起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的热潮,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他将这项工作概括为“231工程”。同年9月26日至29日,自治区实施“231工程”现场动员大会在吴忠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扫除文盲、科盲的步伐,到2000年,要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使15~40岁人口中非文盲率达到85%以上;川区各市县和山区8县,争取在1995年和2000年分别对青壮年农民、青年农民进行培训,基本形成一支新型的、稳定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1995年10月31日,《宁夏日报》报道,“231工程”实施5年来,自治区有38万人参加了扫盲学习,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22.6%下降到10.6%,19个农村县市中有12个县市完成了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1994年12月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讨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原则同意《自治区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并提出,要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育经费实行单列;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自治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教育基建投资占地方投资的比例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逐步达到15%;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到本世纪末,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达到自治区的标准;实施教师“安居工程”,争取用3年时间解决城镇教师住房问题,用5年时间解决民办教师转正问题。在12月21日召开的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宁夏九十年代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6.5年以上;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和培养能力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初步形成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争取使宁夏教育事业接近或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九五”期间,自治区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达到90316万元,更新改造投资438万元,先后实施了“贫困Ⅱ”项目工程、“贫困Ⅳ”项目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教师安居工程五大教育工程,多渠道投资达5亿元,使自治区教育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宁夏第一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教育事业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教育扶贫工程。项目总投资2.9亿元,其中中央专款1.16亿元,自治区区、县两级配套资金1.74亿元;工程覆盖宁夏南部山区和陶乐、中卫共10个县,涉及人口266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51.1%。项目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0年结束,共计完成新建、改建、扩建校舍面积49.87万平方米,制作课桌椅16.85万单人套,购置图书295.55万册,购置教学设备投资1722.3万元,培训中小学教师6794人次。项目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提高1.9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教师合格率分别增加1.3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校舍分别净增14.8%、29.4%;小学、初中仪器设备达标率分别增加28.6个百分点、25.3个百分点。“宁夏山区八县基础教育项目”( “贫困Ⅱ”),总投资1020万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520万美元,配套资金500万美元。从1995年开始实施,2000年6月完成。新建校舍5.40万平方米,翻修危房5.7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4.63万平方米,使1164所小学、61所初中校舍状况得到改善;培训小学和初中校长、教师9873人次;购置图书144.18万册,使项目县中小学生人均图书达到5.1册;为1153所小学和55所初中分别购置仪器和电教设备等。

20世纪90年代10年间,宁夏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1991~2000年,自治区共投入资金1.33亿元,用于建设改造医疗卫生用房、购置医疗设备和人才培训。银川市急救中心于1995年动工,1996年建成使用,改善了银川地区居民疾病急救条件。1997 年7月3日召开的自治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市、县要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办好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民心工程”,实现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健康”的目标。自治区把改造农村民用水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用水卫生状况作为这一时期的一项民生工程。从1990年开始,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山区降氟改水建设,每年安排35万~50万元用于中小集镇小型自来水工程建设,还用以工代赈项目推广农村改水工作。到2000年年底,自治区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到374.43万人,占自治区农村人口的87.8%,建设各类水厂(站)243个、手压机井23.1万台。1990~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卫生厅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实行计划免疫,1992年后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1991年、1995年又分别如期实现了以县、乡(镇)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达到85%的目标。2000年,自治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1990年的1163个增加到1361个,卫生工作人员达2707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343人,平均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25个,婴儿死亡率从1990年的41.34%下降到27.48%;人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1.32岁,比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了一倍。

在发展体育事业方面,这一时期自治区重点开展了以创建体育先进县、乡和单位为中心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地方民族特色和传统优势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宁夏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布实施后,自治区在原来开展农村体育、评选体育先进乡镇的基础上,突出抓了以小型化、多样化、广泛性为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1997年,自治区体委制定了“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评定标准和评选表彰办法,每2年评选10个自治区先进乡镇。1990~2000年,经自治区体委(体育局)、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农民体育协会推荐,先后有18个乡镇被中国农民体协表彰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贺兰县1994年第四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平罗县、青铜峡市也先后于1990年、1994年荣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贺兰县继1988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体育先进县并成为宁夏第一个全国体育先进县后,199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复查合格单位”。西吉县于1990年荣获全国第三批体育先进县,1996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复查合格单位”。平罗县、青铜峡市先后于1992年、2000年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在竞技体育运动方面,突出对自行车、射击、女子举重、摔跤、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和民族体育的人才培训,使这些运动项目在全国及世界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1998年8月,设施比较完善、功能齐全、有4772个固定座位的宁夏体育馆建成;能容纳25000名观众,集体育比赛、群众集会和大型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宁夏体育场改造竣工。

宁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步伐加快。特别是1993年劳动部颁发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及配套法规,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实施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以及199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下发,推动了宁夏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进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对生活困难的城镇居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施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对工薪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及工伤、生育等实施的社会保险。

由于在1992年之后的几年时间内,受通货膨胀影响,物价涨幅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加之相当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下岗职工增多,部分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户居民生活困难。自治区采取深化企业改革、挖潜增效、控制物价涨幅、控制城镇失业率、安排群众生活等多种措施,以保持社会稳定。同时,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5年自治区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自治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类区,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一类区180元、二类区160元、三类区140元。1997年后几次调高标准,到2000年平均每2.5年提高一次。1997年11月16日召开的自治区企业职工解困暨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确保困难企业在岗职工工资不低于自治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下岗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自治区规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1997年银川市、石嘴山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1999年9月在自治区各市、县(区)全面实施。银川市于1999年、石嘴山市于2000年分别将1998年执行的人均月100元、80元的低保标准提高到130元,其他市县提高到104元。1998年6月23日召开的自治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传达了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在讲话中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就业机制;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发放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确保大多数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998年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

1992年7月1日,宁夏养老保险实施了由市县统筹到自治区级统筹,并明确了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当年自治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就达30.83万人。1997年1月1日起,银川市实施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1999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同年5月12日召开的自治区医改工作会议上对自治区医改制度进行了部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