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之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出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重大决策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是中国社会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不仅邓小平这样说,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也反复强调要坚定执行和贯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方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看不到这一点,认识有盲区,出台的方针和政策或者过缓,或者过急,都会出现错误。这样的历史教训记忆犹新。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内地和边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很不平衡。总起来说,就是处于不发达状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任务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经济发展,就谈不上改善人民生活,更谈不上国家强大。可以说,没有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从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归根结底,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才能超越资本主义。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认识,早在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上就形成了。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花大气力搞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并将进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时,更加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中共十九大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的定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牢牢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没有经济发展,满足物质文化需求则是一句空话;没有经济发展,人民美好生活更不可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事业和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不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马克思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3.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GDP水平的一半。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以国际标准来看,目前还有7000万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抓紧时间来作艰苦的努力,下大气力,精准扶贫。现在时间很紧迫,任务繁重,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要努力完成21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还要加倍努力。(www.xing528.com)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就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在任何成就面前,必须清醒地看到差距,满足于现状或者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失去机遇、贻误战机,是万万不可的。牢牢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中国人民能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中国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排除一切干扰,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如此重要,正确理解和科学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显得意义重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牢牢地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建设的中心位置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正确理解和科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各项具体工作都要围绕、服务于这个中心,都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但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绝不能干扰它、冲击它。换句话说,中心只有一个,就是经济建设,绝不能搞多中心论。

第二,紧紧抓住这个中心不放松,也就是说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因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许多问题,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来加以解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还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他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尽管国际国内发生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中国都没有动摇这个中心。正因为如此,才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局面。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特别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主义,二是改革开放,三是发展经济,四是改善人民生活。这四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是必须坚持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必须实行的政策,要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来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这就把我们所有工作的目的和落脚点放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上。还应特别关注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增加经济总量,甚至是仅仅为了彰显政绩。

第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排除各种干扰。1991年7月,江泽民在与党建理论研究班的同志座谈时,有的同志主张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反和平演变。江泽民当时就表示,中心只能有一个,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搞“多中心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已包括反和平演变的要求。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反和平演变的关系。在国际上不要四面出击,到处树敌。关键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们的经济搞上去,把国内各项工作搞好。江泽民的表态,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的犹豫和摇摆。1992年10月,江泽民郑重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要为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一条要成为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2000年10月,他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国际的也好,国内的也好,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都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今后,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这样做。”

第五,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也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共十八大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的时期有新的具体要求。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行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重要决策的伟大意义。只有准确地理解和科学地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有可靠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