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邪恶与善良,行为的影响真相

邪恶与善良,行为的影响真相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冷静地问问自己,是我们的行为邪恶导致了别人的不舒服?并不是处处都顺从别人就是善良,反抗也并一定就意味着邪恶。有时候,一些邪恶的人,会把自己伪装成无辜的受害者,利用别人的善良。因此,“善良”和“邪恶”这两个词有时会成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别人的工具,企图让别人按他们的意志行事。

邪恶与善良,行为的影响真相

场景一:

狐狸好几天都没有找到食物,它爬到兔子的面前,祈求兔子发发慈悲,让自己饱餐一顿吧,否则它会被饿死。

兔子没有听狐狸的,跑开了。

“真遗憾,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没想到你却做出这样的事情。”狐狸说。

场景二:

公交车上,刚下夜班的小磊正在眯着眼睛休息,突然脑袋上被人打了一巴掌。他睁眼一看,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怒气冲冲地站在自己面前。“你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到老人上车也不给让个座位。”老人说。

场景三:(www.xing528.com)

“看看,那么富有的人,才捐这么一点钱,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慈善机构的负责人看着捐款明细,数落着当地的首富

当我们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一定不好受。我们会顺着这些人的思路,去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做得不合适,变成了一个坏人?这些话成功地激起我们的愧疚感,甚至让我们有一种冲动,是不是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因此,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才是造成不好后果的那个人,甚至觉得自己犯了滔天大罪,不可饶恕。因为狐狸、公交车上的老爷爷、慈善机构负责人……这些人明确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冷静地问问自己,是我们的行为邪恶导致了别人的不舒服?还是给我们提要求的人别有用心,想通过这种说话方式控制我们的行为?

并不是处处都顺从别人就是善良,反抗也并一定就意味着邪恶。有时候,一些邪恶的人,会把自己伪装成无辜的受害者,利用别人的善良。

因此,“善良”和“邪恶”这两个词有时会成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别人的工具,企图让别人按他们的意志行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