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蜗牛重量测量结果及喜好温度和湿度的观察

蜗牛重量测量结果及喜好温度和湿度的观察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人吴给饲养的蜗牛喂完白菜叶,看着蜗牛出神。巧手张在天平上称出了它们的重量:A号蜗牛1. 7克,B号蜗牛2克,C号蜗牛也是2克。通过观察,开心李总结说:“蜗牛喜欢20℃~30℃气温、70%的湿度,蜗牛在15℃以下逐渐减少活动,13℃以下就会缩入壳内,10℃以下逐渐进入冬眠。冬眠的蜗牛会在壳口形成一层白色的膜,这种膜是蜗牛冬眠时的保护层。”蜗牛耐饿到第3天时,运动明显变得迟缓了。到了第8天时,已有13只蜗牛封闭了壳口。

蜗牛重量测量结果及喜好温度和湿度的观察

诗人吴给饲养的蜗牛喂完白菜叶,看着蜗牛出神。

“诗人吴,你在想什么?”这时开心李来到生物实验室对发愣的吴一鸣喊道。

这时,诗人吴回过神来,忙说:“没想什么呀?”“那我们应该做测量蜗牛力气有多大的实验啦!”开心李忙说。

“巧手张他们去借砝码还没有回来,稍微一等吧!”诗人吴说。

不一会儿,巧手张、学究王和发明于拿着天平和一些砝码来到生物实验室。诗人吴从蜗牛饲养箱中取出3只蜗牛,分别编上A、 B、 C号码。巧手张在天平上称出了它们的重量:A号蜗牛1. 7克,B号蜗牛2克,C号蜗牛也是2克。

“我们先看A号蜗牛,黄褐色的球形硬壳上,还长着白色的螺旋纹哩,躯体这么柔软,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它能有多大的力气呢?”

“这个吗,只有通过实验测量才能知晓。”开心李说。

只见,巧手张用一根丝线一头拴住A号蜗牛的外壳,另一头拴上一枚10克砝码,把它放在玻璃板上,让蜗牛去拉。

“呵!蜗牛竟能拉着比体重重数倍的砝码向前爬行,真了不起!”发明于惊奇地说,“再给它加砝码,起初我们低估了它的力量。”

接着,巧手张又给A号蜗牛加砝码,加到110克时,蜗牛还是若无其事地摆动着触角向前爬行。“再加砝码!”发明于有点儿激动了。

砝码加到155克时,蜗牛向前爬行显得吃力起来。当砝码加到185克时,蜗牛爬行十分吃力,1次、2次、3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拖动了砝码。“再加5克。”发明于简直是在喊。

当砝码加到190克时,蜗牛仍然拼命向前爬,身体被拉得很长,简直要脱离了贝壳,但当它一用劲时,被拉长的身体竟向后倒滑了。可是,蜗牛似乎有一股不服气的牛劲,仍使劲地拉,1次、2次、3次,每用一次劲,身体都向后滑。就这样持续了2分钟,A号蜗牛的触角耷拉下来,柔软的身体慢慢缩进壳内,一动也不动了。

接着对B号蜗牛进行拉力测试。

这次一开始,学究王就说:“给B号蜗牛拉90克砝码。”巧手张给它拴上90克砝码,B号蜗牛拉着十分轻松;“再给它加上50克砝码。” B号蜗牛仍十分顺当地向前拖着。砝码加到200克时,B号蜗牛拖起来显得吃力了。“再给它加5克!”学究王又说。

这次,2号蜗牛再也拉不动啦!

C号蜗牛开始测试。

诗人吴兴致勃勃地说:“开始就给它拴上150克砝码!”

结果,C号蜗牛轻轻松松地拖着,看起来满不在乎。“再加上50克!”诗人吴激动起来。

C号蜗牛拉着200克砝码,慢悠悠地爬行。

蜗牛在爬行,砝码10克、10克地往上加,一直加到260克,C号蜗牛还能拉得动。再加上5克,即砝码重量达到265克时,C号蜗牛再也没有力气拉动它了。

“哇!蜗牛的力气真不小!”诗人吴兴奋地说,“一只仅2克重的蜗牛竟能拉动260克砝码,所拉的重量是它体重的130倍!这真让我们难以想象。”

“有人做过实验,法国布尔贡吉亚的蜗牛体重20克,却能负荷250克,能拖动超过自身体重200倍的玩具汽车,真有一股牛劲啊!”

是啊,就一般蜗牛来说,也能拖动比它重100多倍的物体。“这力量来自哪里呢?”开心李满腹疑云。

“我看,可以从它的腹足上找答案。”学究王指着蜗牛的腹足说,“大家看,蜗牛的腹足呈块状,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很大。腹足的肌肉十分发达,足上还可以分泌一些增加吸附力的黏液。它在爬行的时候,接触玻璃的足底和表面肌肉牢牢吸附住玻璃,然后,足的表面肌肉通过里层肌肉的收缩移动,推动整个身体向前爬。正是蜗牛这种与众不同的爬行方式,使它能拖动超过体重百倍的物体前进。”

“真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实验,竟能揭示这么深的道理啊!”巧手张说,“这看上去弱不禁风的蜗牛,身上竟有着许多秘密哩!”

“对!我们还应加强对蜗牛的实验。”诗人吴说。

“Yes——”少年动物学家们兴奋地说。

……

少年动物学家们饲养的蜗牛,放在一只木箱里,有盖,以防它们爬出来。箱底填了5厘米厚的湿土,上面放了一些碎瓦片,以便蜗牛在瓦片下休息。

少年动物学家给蜗牛喂新鲜的白菜、油菜萝卜叶,再配以少量馒头豆粉等精饲料。夏季,蜗牛生长快,食量也大,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或傍晚喂一次;春秋季节生长慢,食量小,每四五天喂一次。

开心李很讲卫生,她经常清理箱内蜗牛的粪便,保持清洁卫生

通过观察,开心李总结说:“蜗牛喜欢20℃~30℃气温、70%的湿度,蜗牛在15℃以下逐渐减少活动,13℃以下就会缩入壳内,10℃以下逐渐进入冬眠。冬眠的蜗牛会在壳口形成一层白色的膜,这种膜是蜗牛冬眠时的保护层。”

“是啊,通过饲养蜗牛,我们掌握了蜗牛的饲养规律,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听说蜗牛耐饥能力很强,对吧?”开心李问。

“是呀,蜗牛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它的耐饥能力更是惊人。”诗人吴说,“有这样一个趣闻,1846年3月25日,有一个英国人从埃及带回两只蜗牛,把它们粘在固定板上,然后放进标本室里保存。到1850年3月15日拿出来研究时,发现其中一只壳口有新近形成的黏液膜,研究人员觉得十分奇怪,就把它从固定板上取下放进温水盆里,不一会儿,它的躯体便从壳内钻了出来,第二天吃了一些白菜叶,一个月后恢复健康。这只蜗牛在将近4年时间里,既得不到食物,又得不到水分,居然能活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

“呵!真是了不起!”开心李十分惊讶。

“那我们就做一个蜗牛耐饿的实验如何?”学究王提议。

“我们不要它4年不死,只要求它耐饿几个月,就满足了。”发明于说。(www.xing528.com)

“对!我们就做蜗牛耐饿实验。”开心李兴奋地说。

于是,巧手张从饲养箱中取出20只蜗牛,把它们放在一只封闭的透明的纸盒内,不给水和食物。每天由巧手张观察记录。

蜗牛挨饿第2天,下午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20只蜗牛陆续缩进了壳里。开心李说:“蜗牛可能是饿了或者是疲劳了,躲进壳里休息了。”

谁知,暴雨过去半小时后,巧手张说:“蜗牛又出壳了!它在壳里还能感知天气的变化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预报天气呢!”“对,你这个发现很好。”开心李说。

蜗牛耐饿到第3天时,运动明显变得迟缓了。有4只蜗牛缩到壳里,分泌黏液封住了壳口。

到了第8天时,已有13只蜗牛封闭了壳口。巧手张对运动的蜗牛进行心率测试,为86~114次/分,封闭在壳内的蜗牛心率为45~75次/分,心率明显减慢。

“缩入壳内的蜗牛白天不再出来,那晚上呢?”巧手张这么想着。到了晚上,巧手张和开心李去生物实验室观察,突然将灯打开,“呵!缩入壳内的蜗牛也都伸出腹足,在盒子里爬来爬去!”开心李惊喜地说。

“我们每次捉蜗牛时,它都在叶子的背面,叶子的背面相对是阴暗的地方,这就说明蜗牛喜欢黑暗的环境。”巧手张分析起来。

到了第12天时,巧手张发现白天所有的蜗牛都封紧了壳口,心率变为25~35次/分,有几只蜗牛的心率已观察不到了。

第13天时,所有蜗牛的心跳都观察不到了。

“这些蜗牛是不是死了呢?”开心李怀疑起来。她和开心李找来一只烧杯倒入温水,把几只蜗牛放在温水里浸泡起来。七八分钟后,开心李说:“你看有一只蜗牛露出了身体,它们并没有死。”

巧手张一看,果然如此,这使她俩喜出望外。不一会儿,在烧杯中的蜗牛都陆续活动起来,心率为70~90次/分。出壳的蜗牛找不到食物,半个小时后,又缩回了壳里。

巧手张把烧杯里的蜗牛捞出来,放回原处。以后3个月,蜗牛白天和晚上都再也没有出来。

后来,巧手张和开心李又几次把几只蜗牛放入温水中“激活”,只是“激活”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巧手张说:“蜗牛每一次‘激活’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的能量消耗,必然影响它的寿命,我们不必再理它了,还是把它放入饲养箱里吧!”

“对,通过这一阶段蜗牛耐饿的观察,其奥秘已经清楚了。”开心李说,“蜗牛的确有惊人的耐饿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它像冬眠的动物一样,通过减少运动降低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来降低能量消耗,延长生命。它比冬眠动物更耐饿,要知道冬眠动物在进入冬眠之前,会大量捕食,体内积累了足够的能量。而我们是在蜗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试验的,在根本没有养料贮藏的情况下,竟能耐饿这么长时间,其它动物是无法与它比拟的。”

“有些问题还没有搞明白,”发明于说,“例如蜗牛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蜗牛的食物是植物,吃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它的生命力又这么顽强。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而方便地消灭它的方法。”学究王说。

“是啊,实验还不能结束,还要朝着未知的领域迈进。”开心李说。

少年动物学家在学校一隅开辟出一块土地,种上了各样的花儿,开心李戏称是“百花园”。这里有牵牛花凤仙花美人蕉鸡冠花、波斯菊、天竺葵、大理花,一些常见的草儿,在这里几乎都种上了。

难怪少年动物学家一来到“百花园”,就个个眉开眼笑呢。巧手张乐呵呵地说:“今年我们可有好花看了,这将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更美丽!”

在他们的辛勤管理下,“百花园”中的花花草草茁壮成长,少年动物学家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一天他们又去观察花苗。“啊呀!不好了,花苗被咬断了不少!”开心李第一个惊呼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巧手张心痛地说,“是谁破坏的?”

大家仔细一看,危害花苗的坏蛋不是昆虫,竟是蜗牛!

“怎么消灭这些可恶的蜗牛呢?”诗人吴愤愤不平地说。大家一齐动手,仔细搜索,发现并消灭了一些蜗牛。

第二天,又有一些花苗遭殃。蜗牛之害成了少年动物学家棘手的问题。

有一天,开心李在家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秘密:在她家的小花园里,少数施过草木灰的花卉都没有遭到蜗牛的危害。她想:“难道蜗牛怕草木灰不成?”

为了搞清蜗牛怕不怕草木灰的问题,开心李和巧手张合伙做起实验来。

她们拿来两个纸盒子,一个盒子里放些泥土,另一个盒子里铺一层草木灰。开心李说:“我在放草木灰的盒子里放进大、中、小3只蜗牛,看看它们有什么反应。”

观察的情况是:大蜗牛马上喷泡沫,一动也不动;中等大的蜗牛不喷泡沫也不动;小蜗牛1分钟之后,爬了约1厘米远,打了一个滚,也不动弹了。就这样,开心李和巧手张一连观察了4天,这3只蜗牛始终没有动。这时,巧手张说:“我把大蜗牛放到盛泥土的纸盒里,看看它有什么反应。”结果,大蜗牛在盛泥土的纸盒里,不一会儿就伸出腹足在泥土上爬起来,一直爬到了盒子边。巧手张又把蜗牛放到盒子中央,1~2分钟后,蜗牛又爬起来。在1个小时内,蜗牛在盛泥土的盒子中反反复复爬了10多次。

看到这里,开心李说:“我再把大蜗牛放回铺有草木灰的盒子里,看它还爬不爬啦!”说完,她把大蜗牛放回草木灰盒子中。“哈哈!真有趣,它马上喷出泡沫不动了!”就这样,开心李和巧手张又连续观察了两天,大蜗牛再也没活动过。

通过实验,开心李说:“我们初步发现蜗牛的一个秘密——怕草木灰。”“是啊,我们可不可以根据蜗牛的这个特点来防治它呢?”巧手张说,“我们在花苗周围撒一些草木灰试试。”

“对!准行!”开心李兴奋地说。

开心李和巧手张做起了对比实验,一些花苗四周撒上草木灰,一些花苗没撒草木灰。结果发现:未施草木灰的花苗,受到了蜗牛的危害;撒过草木灰的花苗,蜗牛就不敢去危害了。

“只是,草木灰是农民伯伯喜欢施的钾肥,”开心李说,“花卉的种类又那样多,是否都适宜施草木灰呢?”

“是啊,这个问题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应该继续研究。”伙伴们观点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