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渭河河流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甘肃省渭河河流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范围内的麦积山地区调查采集地衣标本230余号,拍摄地衣照片100余幅,经鉴定约有86种1变种,隶属2纲8目22科34属。表明麦积山地衣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而亚热带成分也占到了不小的比例,说明了公路沿线地衣植物分布属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和交汇的地区。它们在麦积山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中占有显著的主要地位。这表明麦积山地区已是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分布的北界。

甘肃省渭河河流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1)地衣(Lichens)。对范围内的麦积山地区调查采集地衣标本230余号,拍摄地衣照片100余幅,经鉴定约有86种1变种,隶属2纲8目22科34属。对这些地衣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以温带分布为主的种有55种,占本地区地衣总种数的63.22℅,而以亚热带分布为主的种有32种,占本地区地衣总种数的36.78℅。表明麦积山地衣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而亚热带成分也占到了不小的比例,说明了公路沿线地衣植物分布属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和交汇的地区。

(2)苔藓植物(Bryophyta)。实地调查显示沿线有苔藓植物37科、71属、101种,其中苔类12科、14属、15种;藓类植物25科、57属、86种,占我国苔藓植物种数的3.6%。项目沿线地区所产的苔藓植物中有46属主要分布于温带和北温带,占总属的64.79%,共含87种,占总种数的86.14%,而在温带和北温带所分布的种中,又以北温带的种占优势,共4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7.25%。这些温带和北温带所分布的属、种在本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占有显著地位,表明麦积山地区苔藓植物的地理成分以温带,特别是北温带为主,也就是以北极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在本地区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少,但也说明麦积山地区是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也是亚热带苔藓植物分布的北部边缘。

(3)蕨类植物(Pteridophyta)。对所经小陇山地区的蕨类植物调查表明,有21科,41属,85种(包括种下等级)。含有种类最多的科是:鳞毛蕨科13种,水龙骨科12种,蹄盖蕨科11种,铁角蕨科6种,中国蕨科、铁线蕨科各5种,卷柏科,木贼科,阴地蕨科,裸子蕨科各为4种,其他科各为1种或2种。这些产蕨类植物41属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属有13个,占总属数的31.40%,共含26种,占总种数的30.59%。在本地区有20个属主要分布于温带和北温带地区,占总属数的48.78%,共含29种,占总种数的34.11%。在8个广布属所含有的30种内,除3种铁线蕨,铁角蕨和苹外,其他种都是中国特有东亚分布种,也就是属于温带种。它们在麦积山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中占有显著的主要地位。因此,从上述统计资料充分说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即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虽然以温带成分为主,但和热带,亚热带区系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热带,亚热带的一些属如凤尾蕨属(Pteris)、凤丫蕨属(Coniogramme.)、短肠蕨属(Allantodia.)等分布到本地区所在的麦积山地区。这表明麦积山地区已是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分布的北界。(www.xing528.com)

(4)种子植物(Seed plants)。根据对所采植物标本的鉴定及有关资料的整理,路域内共有种子植物152科,830属,1976种,25亚种,171变种和13变型,其中裸子植物8科、20属、47种(包括变种);被子植物144科、810属、2138种(包括种下等级)。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占种子植物总种数的97.85%,其中含种数35种以上的主要大科有16个,含有种数十种以上的主要属共28属。

(5)路域范围内植物评述。范围内的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综合系统统计,共有280科、1088属、2696种(包括种下等级),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