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北齐时期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北齐时期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兴义慈惠石柱位于河北省定兴县西北的石柱村的西北高台上,建于北齐大宁二年,高6.65米,用六块石灰石垒叠而成,在莲座上建石柱,柱巅放水平盖板一块,其上建石屋,石屋各部比例适当,填补了北齐时建筑结构的空白,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证物。后北齐统治者将木柱改为石柱,在柱身上遍刻约3 400余字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记录起义、葬骨和立柱的经过。石屋之柱有明显的卷刹。该石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北齐时期文物保护单位

定兴义慈惠石柱位于河北省定兴县西北的石柱村的西北高台上,建于北齐大宁二年(公元562年),高6.65米,用六块石灰石垒叠而成,在莲座上建石柱,柱巅放水平盖板一块,其上建石屋,石屋各部比例适当,填补了北齐时建筑结构的空白,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证物。

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8年)杜洛周、葛荣、韩娄等人领导起义军转战数州,声势浩大,后在北魏以举国兵力镇压下失败。起义失败后,当地百姓收拾义军残骨埋葬于此,并立木柱作为标志。后北齐统治者将木柱改为石柱,在柱身上遍刻约3 400余字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记录起义、葬骨和立柱的经过。柱身左下方有“大齐大宁二年(公元562年)四月十七日”的题刻。石柱造型奇特,雕刻带有强烈的北朝风格,是北朝时代的遗存中难得的艺术佳作。(www.xing528.com)

石柱分基座、柱身和石屋三部分,其结构为莲座之上建石柱,柱巅置水平盖板一块,其上建石屋。石柱以二石拼接而成,高4.5米。柱身上部截面为方形,下部截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上刻经文。石屋正面三间,侧面二间,单檐庑殿顶,结构式样为仿木建筑形式,上刻屋顶、檐椽、角梁、阑额、柱子等。石屋之柱有明显的卷刹。椽为二层,檐椽断面为半圆形,无卷刹,飞子则为矩形,左右下三面皆有卷刹,可见早在1 400年前就有此做法。檐椽与飞子的长度之比约五比二。角梁分大、仔角梁二层,角神坐于仔角梁端,这是现存最早的角神实例。屋顶坡度平缓,微微向上反曲,瓦陇排列与椽飞同。观石屋的整体,各部分比例适当,形象逼真。该石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