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法国总会:一战战利品的建筑之美

上海法国总会:一战战利品的建筑之美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战”后德国战败,此地被法国人收为战利品,于是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总会。这第二个法国总会于1926年落成,由赉安洋行设计,姚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图18-1法国总会宫廷式建筑巴洛克式情调。图18-2法国总会1949年后改名为文化俱乐部,室内游泳池为游泳队训练所用。80年代末,锦江俱乐部改建花园饭店,原法国总会的部分建筑得以保留,作为毗邻34层酒店主体大楼的副楼。

上海法国总会:一战战利品的建筑之美

20世纪初,在上海德国侨民集资在当时法租界的边缘地带买地建了一个德国侨民乡村俱乐部,由德裔著名建筑师倍高设计。“一战”后德国战败,此地被法国人收为战利品,于是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总会。

这第二个法国总会于1926年落成,由赉安洋行设计,姚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外部采用法国乡村别墅式样,底层为仿粗石拱券门、窗,二层两侧为爱奥尼式柱廊。内部装修为装饰艺术风格,材料则大量采用水泥预制。开间和层高都很大,很适合举办活动。内设舞厅、游泳池、餐厅、酒吧、弹子房等。室外则是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大草坪,靠西是树林

图18-1 法国总会

宫廷式建筑巴洛克式情调。法租界最主要的社交场所曾经名流荟萃、辉煌一时。20世纪40年代为美军所用,并在现在的绿洲酒吧的位置上建造了室内游泳池。

(www.xing528.com)

图18-2 法国总会

1949年后改名为文化俱乐部,室内游泳池为游泳队训练所用。花园用作体育场地,50年代末毛泽东来上海时曾在此逗留。

二战”结束后,租界被收回,此地也于1949年后被上海市政府接管,最初改为文化俱乐部,一度归锦江饭店统一管理,号称“小锦江”,正式名字为“58号俱乐部”。80年代末,锦江俱乐部改建花园饭店,原法国总会的部分建筑得以保留,作为毗邻34层酒店主体大楼的副楼。

花园饭店现址为茂名南路58号,由世界知名的大仓(OKURA)饭店集团管理。(图18-1、图1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