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的氧化分解及合成过程与ATP产生

糖的氧化分解及合成过程与ATP产生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5-2-2糖氧化分解及糖原合成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这是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共同经过的阶段。丙酮酸生成后进一步如何氧化分解决定于氧的供应情况,氧供应不足丙酮酸转化成乳酸,供氧充足丙酮酸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分解代谢。糖的有氧氧化产生的ATP多,是正常情况下机体获能的主要方式。是糖氧化分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糖的氧化分解及合成过程与ATP产生

糖在体内分解代谢主要有3条途径:①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②糖的有氧氧化。③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糖可通过磷酸戊糖通路进行代谢。

(一)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

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都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连续的化学反应过程,它们在开始阶段的许多步骤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分解到丙酮酸以后,由于供氧的条件不同才有所区别。因此,可以将这两条途径合并在一起讨论。

1.基本过程 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图15-2-2)。

图15-2-2 糖氧化分解及糖原合成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这是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共同经过的阶段。在细胞质中进行。其反应过程是:无论从葡萄糖或糖原开始,都必须先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1分子的6-磷酸葡萄糖经过多步反应生成2分子的丙酮酸。本阶段的反应过程在肝脏是可逆的,因为肝脏具有逆行过程的全部特异酶类。丙酮酸生成后进一步如何氧化分解决定于氧的供应情况,氧供应不足丙酮酸转化成乳酸,供氧充足丙酮酸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分解代谢。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需要多种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成分参与这个阶段的反应。维生素B1缺乏时,此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组织中丙酮酸堆积。能量供应不足,严重者出现下肢沉重、手足皮肤麻木、心力衰竭等称脚气病。

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的氧化。由于本循环是从带有3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故称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其过程是: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经过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途径α-酮戊二酸,最后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开始新的循环。三羧酸循环是在许多酶的催化下,经过脱羧、脱氧反应完成的。脱羧产生CO2,脱下的氢在线粒体中呼吸链的作用下与氧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ATP,每次循环将1分子的乙酰辅酶A中的乙酰基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www.xing528.com)

2.生理意义 ①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在不同供氧条件下的两种供能方式。糖的有氧氧化产生的ATP多,是正常情况下机体获能的主要方式。糖酵解产生的ATP少,它是机体缺氧状态下获取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剧烈运动或紧张劳动时。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乳酸,某些疾病,因供氧不足,乳酸产生过多,可引起酸中毒。②糖酵解在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如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糖酵解是提供能量的主要途径。此外,白细胞、皮肤、神经组织、睾丸、骨髓等代谢旺盛的组织在不缺氧的情况下,糖酵解也提供部分能量。

(二)磷酸戊糖途径

是指葡萄糖转变为5-磷酸核糖和NADPH的途径。是糖氧化分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这条途径主要存在于肝脏、脂肪组织、泌乳期的乳腺肾上腺皮质、红细胞等组织中。反应在胞质中进行。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①为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5-磷酸核糖是核苷酸合成的原料。②为机体提供供氢体,NADPH参与机体多种代谢反应。

拓展视野

剧烈运动后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

高强度的肌肉运动属于典型的无氧训练,会使肌肉酸痛,这是由于在无氧氧化过程中,糖原或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乳酸在肌肉内大量堆积,会刺激肌肉中的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质,使人产生酸痛的感觉。同时,由于乳酸等物质的积聚,使肌肉内的渗透压增大,促使肌肉组织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产生局部肿胀,也会产生酸胀的感觉。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转变为糖原,肌肉酸痛就会逐渐消失。为了避免或减轻肌肉酸痛现象,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锻炼应该循序渐进,运动后要做些放松肌肉的活动,促使血液循环通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