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湖湖心复合生态模式: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

两湖湖心复合生态模式: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水体立体养殖生态模式涨渡湖、武湖水域面积较大,仅新洲县两湖区湖泊面积就达119,529亩。与此相应的措施还可进行网箱养鱼,并尽量利用湖中天然饵料如苦草等水生植物投饲。饵料投料因季节、鱼的生长期变化而有所不同。总之,两湖地区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为了实现两湖农业开发登上新台阶,应使农业生产朝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道路,这对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两湖湖心复合生态模式:环境生态与土壤资源

(一)水体立体养殖生态模式

涨渡湖、武湖水域面积较大,仅新洲县两湖区湖泊面积就达119,529亩。除此,还有许多精养鱼池和塘堰。由于湖中水旱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可以把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作为主养品种。这种草食性鱼类每增重1kg,需消耗旱草25~35kg,或水草70~100kg。其中约有30%为鱼自身吸收,70%的物质以粪便形式排入水体,同时还有少量残饲沉积在底泥上。因此在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水体中,应配数量适当的鲢、鳙鱼种,使草食性鱼类排放的粪便肥水繁殖出大量的可供鲢、鳙利用的浮游生物饵料,从而减少鲢、鳙鱼的人工饲料投入。与此相应的措施还可进行网箱养鱼,并尽量利用湖中天然饵料如苦草等水生植物投饲。网箱养鱼特点是生长快、产量高,不过这种产量的提高是通过人工投饵得到的。网箱中应以草鱼为主(占放养量的60%),并有35%的鲢、鳙及少量主食有机碎屑的罗非鱼或鲷鱼(5%~10%),分别与之搭配混合饲养,以分层多级利用网箱中浮游动植物和草鱼的排泄物及摄食剩余的有机碎屑,使之转化为鱼产品输出。草鱼种的规格每条重量为100~500g,网箱中放养密度为2kg/m2或(4~13尾)。投喂的颗粒饲料由豆饼、菜饼、麦粒、麸皮及含盐分矿物质等配制而成。饵料投料因季节、鱼的生长期变化而有所不同。由于采取多级利用食物及废弃物,减少了物质输入,并提高了鱼产品输出,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二)果基鱼塘畜禽生态模式(www.xing528.com)

两湖水体四周挖有大量精养鱼池及养鱼塘堰,可在塘基上栽植果树并兼种饲料。同时可在鱼塘边修建猪圈和鸡、鸭舍。塘边的畜、禽饲养在获得畜禽产品时,一年中还可为池塘养鱼提供畜、禽粪肥。塘基上种植的饲草可作为牲畜饲料或投入池塘作养鱼饵料。塘泥和水体中含有大量鱼粪及未利用的废弃营养物,将其挖出浇入基土作为果树及饲草的肥源,可提高土壤肥力。该模式的特点是各种组合层次清晰,实现了以水、陆为轴心,把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生物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向平衡方向发展。

总之,两湖地区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为了实现两湖农业开发登上新台阶,应使农业生产朝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道路,这对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