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庄学述评:庄子哲学

隋唐庄学述评:庄子哲学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代研究庄学者甚鲜,注《庄》书者仅张羡有《道言》五十二篇、何妥有《庄子义疏》四卷等数辈而已。迨至唐世,斯学复盛,惟崇尚庄子之主诣,已与前代异趋。盖唐既祖老聃为玄元皇帝,老、庄为世俗所通称,故亦尊庄子为真人焉。故唐代之尊崇老、庄,较汉代之尊尚孔子,且尤过之无不及焉。注者纷拏,而于《庄》义未尽。唐代韩、柳之伦,为文始规抚《庄子》,而于其哲理,所见犹有未尽。淮海称韩文能钩《庄》《列》,说者颇为退之辩护。

隋唐庄学述评:庄子哲学

隋代研究庄学者甚鲜,注《庄》书者仅张羡有《道言》五十二篇、何妥有《庄子义疏》四卷等数辈而已。迨至唐世,斯学复盛,惟崇尚庄子之主诣,已与前代异趋。何则?庄子虽列道家,但魏晋间仅谓之善谈玄理,至是则一变而为神仙。盖唐既祖老聃为玄元皇帝,老、庄为世俗所通称,故亦尊庄子为真人焉。(南华真人)匪特尊其人也,而尤重其书也。有唐一代,屡诏校定及诏求《老》《庄》等书之事:玄宗开元元年,诏中书令张说举能治《易》《老》《庄》者,见《新唐书·儒学·康子元传》;八年,马怀素卒后,诏秘书馆并号修书学士,草定四部,又令毋煚、刘彦直等治子部书,见《儒学·马怀素传》;二十年,置崇玄学,令习《老》《庄》《列》《文》等书,准明经例举送,见《旧唐书·礼仪志》;二十九年,诏求明《道德经》及《庄》《列》《文子》者,见《新唐书·玄宗本纪》及《选举志》;天宝元年,诏以《庄》《文》《列》《庚桑》为真经,又诏崇文习《道德经》,见《旧唐书本纪》及《礼仪志》。故唐代之尊崇老、庄,较汉代之尊尚孔子,且尤过之无不及焉。

唐代注解《庄子》者,有卢藏用《注》二十卷、陆德明《文义》二十卷、成玄英《疏》十卷、文如海《疏》十卷、张九垓《指要》三十三篇、元载《南华通微》十卷。注者纷拏,而于《庄》义未尽。西华法师成玄英,虽以庄子为仙人,尝谓庄子师长桑公子,受号南华仙人然彼于《庄子》一书,自谓少而习焉,研精覃思三十年矣。其撰《南华真经疏序》中有云:

……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夫无待圣人,照机若镜,既明权实之二智,故能大齐于万境,故以《齐物》次之。既指马蹄天地,混同庶物,心灵凝澹,可以摄卫养生,故以《养生主》次之。既善恶两忘,境智俱妙,随变任化,可以处涉人间,故以《人间世》次之。内德圆满,故能支离其德,外以接物,既而随物升降,内外冥契,故以《德充符》次之。止水流鉴,接物无心,忘德忘形,契外会内之极,可以匠成庶品,故以《大宗师》次之。古之真圣,知天知人,与造化同功,即寂即应,既而驱驭群品,故以《应帝王》次之。

近人叶德辉跋慎思堂旧钞本《庄子》成玄英《疏》有云:“玄英所见六朝以前古本古书,有出陆德明《释文》外者。《疏》于人名每详其字,地名亦必实证其处,是足补郭《注》之所略。其于内篇《养生主》老聃死,《疏》称当周平王时去周西渡流沙,适之罽宾,而内外篇竟无其迹。”按敦煌发现之《老子化胡经》云:“至于照王当系周昭王其岁癸丑,二十五年公历纪元前一〇二八年便即西渡,经流沙至于阗国毗摩城所。”又云:“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路由函关去。”是足与法师所注互相印证,而为道教史之参考资料也。《老子化胡经》为西历道士王浮注,屡遭禁断。清末敦煌发见唐写本《化胡经》,为唐永徽以后伪作,实非王浮之旧。(www.xing528.com)

唐代韩、柳之伦,为文始规抚《庄子》,而于其哲理,所见犹有未尽。淮海称韩文能钩《庄》《列》,说者颇为退之辩护。其实《答李翊书》《送高闲上人序》《原道》等篇之学《庄》,前人早已见及矣。

柳氏为文,自谓“参之《庄》《老》,以肆其端”,《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又谓“《左传》、《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报袁君陈书》其深会庄文之美,概可想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