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炔生产的防火安全措施

乙炔生产的防火安全措施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料时要严格控制数量和速度,乙炔发生器顶部的储料斗及顶盖、内壁应衬铝或橡皮,若发现脱落应及时修补,以防铁器之间碰撞产生火花。乙炔发生器系统应装设水封、阻火器等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进入生产区的机动车辆应有防火防爆措施,严禁电瓶车进入生产区。乙炔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乙炔生产的防火安全措施

(一)生产过程的防火安全措施

1.原料

运输电石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潮,严防电石被雨水淋湿,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摩擦、撞击而产生火源。储存、粉碎电石的建筑屋顶要严防漏雨,门、窗等外檐应设雨罩或挑檐,防止雨雪侵入。在开启电石桶时,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操作者要避开桶盖上方,以防桶内有压力时突然有气体冲出。电石使用前应经过严格化验,当磷化钙、硫化钙等杂质超过标准时不可使用。要清除电石中的杂质,特别要筛选出其中的硅铁,防止加料时碰撞起火,或排渣时堵住阀门。电石粉碎时电石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有爆炸危险,因此要有吸尘设备,做好除尘工作。

2.乙炔发生器

乙炔发生器及其重要配件,必须选用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乙炔发生器上的附件及与乙炔接触的计量仪器、测温筒、自动控制设备和检修用的工具等,其含铜量不得超过70%,禁止使用水银温度计或其他含有汞、银等金属的材质制成的热电偶。加料时要严格控制数量和速度,乙炔发生器顶部的储料斗及顶盖、内壁应衬铝或橡皮,若发现脱落应及时修补,以防铁器之间碰撞产生火花。要严格控制压力和温度。乙炔发生器系统应装设水封阻火器等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乙炔发生器如需修理,必须先使用氮气置换,并用水冲洗,分析乙炔含量小于0.5%时方可检修。

当乙炔发生器停止使用或乙炔管道内温度低于16℃时,乙炔与水能生成冰雪状的水合晶体,容易堵塞管道,也可能由于乙炔与水合晶体摩擦产生静电带来危险。若出现上述情况,需用热水或水蒸气加热,严禁用明火烘烤。

3.净化

选择乙炔清净剂应防止其与乙炔反应,不发生燃烧、爆炸也不会产生新的杂质;更换或再生固体清净剂时应与乙炔系统切断,作业前后应用惰性气体置换,投入使用前还应用乙炔气体置换,直至乙炔气体纯度大于98%方可并入系统运行。当净化装置临时停车时,应保持装置内正压。

4.压缩

乙炔压缩机是高温、高压设备,开车前应对整个系统用氮气吹扫,使系统内的含氧量小于3%;要确保压缩系统的密封要求,并设置有防负压和防高压的限压装置,压力异常时能自动停机、报警;乙炔压缩机各级排出温度应小于90℃(进入冷却器前),冷却后应低于35℃;乙炔压缩机各级都应有可靠的安全阀;用传动带传动的乙炔压缩机必须采用导静电的专用传动带;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闪点应不低于240℃;干燥剂要定期补充,更换和补充干燥剂前后,必须用氮气置换。

5.充装

准备灌装前,应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瓶的涂色、气体名称、检查期限、有无伤痕及腐蚀情况等),对瓶内填充物料、溶剂数量、残存气体量等,也要逐项进行检查。凡进厂的空瓶,应先鉴别是否属于乙炔瓶,并校验乙炔气剩余压力。凡低于0.05Mpa或瓶内无剩余乙炔气的,必须用乙炔气进行置换,直至瓶内乙炔体积分数大于98%才能灌充乙炔气,置换时乙炔气体压力宜小于0.2MPa。气瓶超过使用期限,或带有机械性损伤(裂纹凹陷等)及火焰烧烤痕迹或瓶阀损坏等,严禁充气。气瓶经过称重检查瓶内的丙酮是否流失,多孔性活性炭是否有下沉,丙酮如有短缺应予补充,并对活性炭进行整理或调换,才可进行灌充。

必须严格执行最大灌装量和温度(小于等于40℃)、压力控制标准。如发现钢瓶温度升高,应送室外用水冷却并检查。

当开启或关闭充灌排上的阀门和乙炔瓶阀门时,操作要轻缓;如果间断充装,静置时应将瓶阀关闭。在充装过程中,应根据室温和充装速度用冷却水喷淋乙炔瓶,并加强巡回检查,严防漏气;灌装乙炔的导管,必须保证是净化过的;充入的乙炔量应控制在5~7kg。

灌装后的乙炔气瓶必须用肥皂水逐只检查瓶阀和易熔合金的气密性;在乙炔气瓶灌装后,必须静置8h以上,并按国家标准检验乙炔质量,合格后方可出厂。

在搬运桶装丙酮时,要轻拿轻放。在开启桶盖时要防止打出火花。丙酮不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或靠近热源,丙酮库要有良好的通风,给乙炔气瓶补充丙酮要用氮气压送,丙酮储罐不可设在乙炔压缩间和灌充气瓶间内。

(二)建筑防火措施

乙炔厂(站)的制气站房、灌瓶站房、电石渣处理站房、电石库和电石破碎间、电石渣坑,以及乙炔瓶库、丙酮库、乙炔汇流排间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甲类。乙炔厂(站)的建筑布局、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隔、安全疏散、防爆泄压等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乙炔站设计规范》GB 50031等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1)乙炔厂(站)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仓库,应为单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有泄压设施,保证泄压比不小于0.2m2/m3。(www.xing528.com)

(2)电石库、电石破碎间、中间电石库不应设在易被水淹没的地方,室内严禁敷设蒸汽、冷凝水、给排水管道

(3)乙炔灌装间除应设有气瓶降温喷淋设施外,还应安装消防喷洒设备,作为固定消防设施,喷洒阀门如果是手动的,应设在室外。

(三)电气防火措施

(1)乙炔生产中,所有可能形成爆炸混合气体的场所和部位,其电气设备和仪器、仪表应达到dⅡCT2级的防爆等级。

(2)应有防雷设施,将排放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放空管置于防雷保护范围内,排气口应安装阻火器,设备全部接地。

(3)乙炔生产中的发生器间、压缩机间、储气罐间、灌瓶间、实瓶间等部位,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有效。

(四)安全管理措施

(1)乙炔厂(站)应划分禁止烟火范围,并设立明显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进入生产区的机动车辆应有防火防爆措施,严禁电瓶车进入生产区。

(2)在电石渣坑附近应禁止烟火,不得把次氯酸钠废液等氧化剂放入电石渣坑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3)当乙炔设备及生产现场需要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制定防火措施,指定专人监护,做好灭火准备。

(4)乙炔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5)操作人员应着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着化纤服装及带铁钉的鞋进入作业岗位;进入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的门把手、栏杆等。

(五)火灾扑救措施

当乙炔厂(站)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切断动力电源,关闭工艺管路及乙炔气瓶上的所有阀门,防止气体从设备系统中逸出,正确选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宜用干粉、氮气或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灭火,电石仓库、电石堆垛等部位发生火灾不能用含水灭火剂进行扑救。

【思考与练习题】

1.乙炔有哪些火灾爆炸危险性?

2.乙炔在压缩和充装过程中有哪些安全措施?

3.乙炔站需要遵守哪些电气防火的安全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