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企业防火:系统风险评估及安全措施

工业企业防火:系统风险评估及安全措施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系统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有: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要做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多台设备同时全部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每台设备单独发生故障的概率的乘积,显然,平行冗余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可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增加。

工业企业防火:系统风险评估及安全措施

通过控制危险即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严重度,达到系统最优化的安全状态。根据系统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有: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很多,如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抗灾能力、人为失误和违章操作等。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既存在自然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人为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能否转化为事故,不仅取决于组成系统各要素的可靠性,而且还受到企业管理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降低系统事故的发生概率,最根本的措施是设法使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使系统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安全化。要做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元件的可靠性。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必须加强对元件的质量控制和维修检查。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让元件的结构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元件代替可靠性低的元件。

2)合理规定元件的使用周期,严格检查、维修,定期更换或重新生产。

(2)增加备用系统 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备用系统,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可随时启用,不致中断正常运行,也有利于系统的抗灾救灾。例如对一些关键性设备,如供电线路、通风机、电动机水泵等均配置一定量的备用设备,以提高工业企业的抗灾能力。

(3)利用平行冗余系统 实际上,平行冗余系统也是一种备用系统,就是在系统中选用多台单元设备,每台单元设备都能完成同样的功能,一旦其中一台或几台设备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转。只有当平行冗余系统的全部设备都发生故障,系统才可能失败。在规定时间内,多台设备同时全部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每台设备单独发生故障的概率的乘积,显然,平行冗余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可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增加。

(4)对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例如对有摩擦、腐蚀、侵蚀等条件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振动大的设备应加强防振、减振和隔振等措施。

(5)加强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排除事故隐患、排除设备的潜在危险、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制定相应的维修制度。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危险因素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危险因素的感度是指危险因素转化成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虽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性质不可改变,但危险因素的感度是可以控制的,其关键是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系统的抗灾能力是指当系统受到自然灾害和外界事故干扰时,自动抵抗而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或者指系统中出现某危险事件时,系统自动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能力。例如工艺设备中采用的安全装置,如漏电保护装置、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等。

4.减少人为失误

由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远比机电设备差,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要降低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必须减少人的失误,主要方法有:

(1)对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2)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

(3)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用机器代替人工。

(4)注意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改善人机接口的安全状况。

(5)注意使工作性质与所用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一致。

5.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各种自动制约机制,加强专职与兼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工作。对系统中的人、事、物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在各种劳动生产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事故严重度是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系统中的能量失控造成的,事故的严重度与系统中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时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越高,事故的严重度越大;也与系统本身的抗灾能力有关,抗灾能力越大,事故的严重度越小。因此,降低事故可采取以下措施。(www.xing528.com)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为了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危险因素的能量进行限制。分散风险的办法是把大的事故损失化为小的事故损失。如在把“一条龙”生产方式改造成分段或并联生产,可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2.防止能量扩散的措施

防止能量扩散就是设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储存在有限允许范围内,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如防爆设备的外壳、水封井、防火墙等。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在生产中,设法使危险源能量释放的速度减慢,可大大降低事故的严重度。使能量释放36速度减慢的装置称为能量缓冲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二是一旦发生人身伤害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采用遥控操作、提高机械化程度、使用整体或局部的人身个体防护都是避免人身伤害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注意观察各种灾害的预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即使不能防事故发生,也可及时撤离人员、避免人员伤亡。做好救护和工人自救准备,对降低事故的严重度也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要控制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必须以最优化安全管理作保证;控制事故的各种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也必须以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为前提。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应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精明强干、技术过硬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并使其与设计、生产、安全监管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安全管理机构,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要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编制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有利于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重大安全问题。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事故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限制作业人员在作业环境中的违规行为,调整人与生产的关系。

4.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各工业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安全信息的运转速度,以便对安全生产进行经常性的“动态”检查,对系统中的人、事、物进行严格控制。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也是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是发现和消除隐患、交流经验、推动安全工作的有效措施。

5.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纪律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等。职工安全教育不仅可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而且能普及和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使其掌握不安全因素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水平,掌握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学会消除工伤事故职业病的技术本领。

【思考与练习题】

1.风险控制技术有哪两大类?

2.风险控制实施的技术性方法有哪些?

3.固有危险源的分类及控制方法?

4.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及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