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腰蜂的食物:各种蜘蛛及其独特繁殖方式

金腰蜂的食物:各种蜘蛛及其独特繁殖方式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小的金腰蜂,是以各种各样的蜘蛛作为食物的。因为,金腰蜂不是那种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捕猎食物的动物。所以,金腰蜂只得放弃猎取大个儿的蜘蛛,不去干这种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傻事。金腰蜂都是把第一个被捉到的蜘蛛放在最下层,然后把卵放到它的上面的,再把别的蜘蛛放在顶上。金腰蜂会马上把它拖进巢里,然后收藏起来,立刻,又在它的身体的最肥大的部位产下一个卵。

金腰蜂的食物:各种蜘蛛及其独特繁殖方式

现在,我们都已经很清楚这个装食物的罐子是怎样形成的了。接下来,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这个罐子里边,究竟都隐藏了一些什么东西。(承上启下,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引出下文,自然过渡)它们就是蜘蛛。幼小的金腰蜂,是以各种各样的蜘蛛作为食物的。甚至,在同一窠巢中,其食品的形状各个都不相同,因为,各种各样的蜘蛛,都可以充当食品,只是个头不要过大。否则就装不到罐子里去了。在幼蜂的各种食品中,那种后背上有三个交叉着的白点的十字蜘蛛,是最为常见的美味佳肴。这其中的理由,我觉得应该是很简单的。因为,金腰蜂不是那种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捕猎食物的动物。它只不过经常在住所的附近地区游猎而已。而在它的住宅的近区内,这种有交叉纹的蜘蛛是最容易寻找得到的。

对于幼蜂而言,那种生长着毒爪的蜘蛛,要算是最最危险的野味儿了。假使蜘蛛的身体特别的大,就需要金腰蜂拥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技艺,才能够征服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蜂巢的地方太小,也盛不下这么大的一个东西。所以,金腰蜂只得放弃猎取大个儿的蜘蛛,不去干这种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傻事。还是更实际些吧。于是,它只得选择去猎取那些较小一些的蜘蛛为食。如果,它偶然碰上一群可以猎食的蜘蛛,那么它总是很聪明,从来也不贪多,只选择其中最小的那一个。虽然个儿头都是较小,但它的俘虏的身材还是差别比较大。因此,大小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数目的不同。在这个巢穴里面,盛有一打蜘蛛,而在另外一个巢穴里面,只藏着五个或者六个蜘蛛。

金腰蜂专选那些个儿小的蜘蛛,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它还没有把猎物装入它的巢穴里之前,它先得把那个蜘蛛杀死。它所要采取的行动,有以下几步:它先是突然一下子落到蜘蛛的身上,以快取胜,差不多连翅膀都还没来得及停下来,就要把这个小蜘蛛带走。其他的昆虫所采用的什么麻醉的方法等,这个小动物可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个小小的食物,一旦被储藏起来,就很容易变坏。幸好这个蜘蛛的个子小,一顿就可以把它全部吃掉。要是换成一只大一些的蜘蛛,一顿是不可能吃完的,只能分成几次吃。这样的话,这个蜘蛛是一定会腐烂的。这样烂了的食品就会毒害窠巢里其他的幼虫,这对整个家族是不利的。

我经常能够看到,金腰蜂的卵并不是放在蜂案的上面。而是在蜂案里面储藏着的第一个蜘蛛的身上。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完全没有什么例外。金腰蜂都是把第一个被捉到的蜘蛛放在最下层,然后把卵放到它的上面的,再把别的蜘蛛放在顶上。用了这种聪明的办法以后,小幼虫就能先吃掉那些比较陈旧的死蜘蛛,然后再吃那些比较新鲜的。(行为描写,金腰蜂这样做既不会让孩子饿着,也不让食物浪费,十分聪明)这样一来,蜂案里面储藏的食物也就没有什么时间足以变坏了。这不失为一种很安全的办法。

蜂的卵总是放在蜘蛛的身上的某一部分上。蜂卵的包含头的一端,放在靠近蜘蛛最肥的地方。这对于幼虫是很好的。因为,一经孵化以后,幼虫就可以直接吃到最柔软、最可口和最有营养的食物了;因此,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主意。应该说,大自然赋予了金腰蜂一种相当巧妙的天性。这样的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动物,一口食物也不浪费掉。等到它完全吃光这个蜘蛛的时候,一堆蜘蛛什么也剩不下来了。这种大嚼的生活要经过八天到十天之久。

在一顿美餐之后,蛴螬就开始做它的茧了。那是一种纯洁的白丝袋,异常而又精致。还有一些东西,能够使这个幼虫的丝袋更加坚实。这些东西,可以用作保护之用。于是,蛴螬就又从它身体里生出一种像漆一样的流质。这种流质慢慢地浸入丝的网眼里,然后会渐渐地变硬,成为一种很光亮的保护漆。此时,幼虫又会在它正在做的茧下面增加一个硬的填充物,使得一切都十分妥当。

这一项工作完成以后,这个茧呈现出琥珀的黄颜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洋葱头的外皮。因为,它和洋葱头有着同样细致的组织,同样的颜色,同样的透明感,而且,它和洋葱头一样,如果用指头摸一摸,便会立即发出沙沙的响声,(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比介绍了幼虫做的茧的样子)完整的昆虫就是从这个黄茧里孵化出来。早一点或是迟一点,这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各有不同。

当金腰蜂在蜂巢中把东西储藏好以后,如果我们打算和它开一次玩笑的话,就立刻会暴露出金腰蜂的本能是如何的机械了。

在它辛辛苦苦地把它自己的巢穴做好以后,便带回了它的第一个蜘蛛。金腰蜂会马上把它拖进巢里,然后收藏起来,立刻,又在它的身体的最肥大的部位产下一个卵。做好了这一切以后,它便又飞了出去,继续它的第二次野外旅行和捕猎。当它不在家里的时候,我从它的巢穴里,把那只死蜘蛛连同那个卵一起都取走了。就算和这只金腰蜂开个小小的玩笑吧。不知道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www.xing528.com)

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如果这个小动物稍微有一点儿头脑的话,那么,这个蜘蛛和卵的失踪,它是一定能够发觉得到的,而且应该会感到奇怪的!蜂卵虽然是小的,但是,它是被放在那个大的蜘蛛的身体上的。那么,当我们的这个小东西回来以后,发现巢穴里面是空的,它会怎么做呢?将有什么举动呢?它将很有理智地行动,再产下一个卵,以补偿它所失去的那一个吗?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它的举动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现在,这个小东西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又带回了一只蜘蛛,非常坦然地再次把它放到那巢穴里边去。(设问,说明忙碌的泥水匠蜂并没有注意到所发生的变化)对于其他的事情一律不理睬,就好像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一样。似乎它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丢失了。那只刚刚捕获的蜘蛛也已经丢了。它没有发现这一切的不幸,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吃惊、诧异、着急、不知所措之类的失意的表情。这以后,居然若无其事地一只又一只地盲目地往窠里继续传带着蜘蛛。每当它把巢里的猎物和卵都安排妥当了以后,便又飞了出去,继续盲目地执着地奋斗着。每次在它飞出去的时候,我都会把这些蜘蛛和蜂卵悄悄地拿出来。因此,它每一次游猎回来,储藏室里实际上总是空着的。

就这样,它十分固执而徒劳地忙碌了整整两天。它一心打算要使劲努力,无论如何也要争取装满这个不知为什么永远也装不满的食物瓶子。我呢,也和它一样,不屈不挠地坚持了有两天的工夫。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把巢穴里的蜘蛛和卵取出来。想要看看这个执着的小傻瓜究竟要等到何时才能终结它这种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工作。当这个傻乎乎的小动物完成了它的第二十次任务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第二十次的收获物送来的时候,这位辛苦多时的猎人大概以为这罐子已经装够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么多次的旅行,疲倦了。于是,它便自认为非常小心而且谨慎地把自己的巢穴封锁了起来,然而,实际上,里面却完全是空的!(行为描写,写聪明的泥水匠蜂也会有愚蠢的一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它忙碌了这么久,事实上它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真是让人可怜啊!

在任何情况下,昆虫的智慧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哪一种临时的困难,昆虫,这种小小的动物,都是无法迅速地解决的。无论是哪一个种类的昆虫,都同样的不能对抗。这一点,我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的例子来,证明昆虫是一种完全没有理解能力的动物。当然,同时,它也是一种不具有意识的动物。虽然它们的工作是那么异常的完备。经过长时间的经验和观察,使我不得不断定它们的劳动,既不是自动的,也不是有意识的。它们的建筑纺织、打猎、杀害,以及麻醉它们的捕获物,都和消化食物或是分泌毒汁一样,其方法和目的完全都是不自知的。所以,我相信这样一点,即这些动物对于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的才能,完全是莫名其妙的,既不知也不觉。动物的本能是不能改变的。经验不能指导它们;时间也不能使它们的无意识有一丝一毫的觉醒。如果它们只有单纯的本能,那么,它们便没有能力去应付大千世界,应付大自然环境的变化。环境是要经常有所变化的,意外的事情有很多,也时常会发生,正因为如此,昆虫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来教导它,从而让它们自己能够清楚什么是应该接受的,什么又是应该拒绝的。它需要某种指导。这种指导,它当然是具备的,不过,“智慧”这样一个名词,似乎太精细了一点,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于是,我预备叫它为辨别力。

那么,昆虫,能够意识到它自己的行动吗?能,但同时也不能。如果它的行动是由于它所拥有的本能而引起的,那么它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行动。如果它的行动是由于辨别力而产生的结果,那么,它就能意识到。(解释说明昆虫本能与辨别能力的区别)

比如,金腰蜂利用软土来建造巢穴,这一点就是它的本能。它常常是如此建造巢穴的,从一生下来就会。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生活的奋斗与激励,能够使得它用那种细沙的水泥去建造它自己的巢,这并不是它的本能。

金腰蜂的这个泥巢,一定要建在一种隐避之处,以便抵抗自然风雨的侵袭。在最初的时候,大概那种石头下面可隐匿的地方就能够被认为是相当合适了。但是,当它发现还有更好的其他的地方可以选择时,它便会立刻去占据下来,然后搬到人家的屋子里边去住。那么,这一种就属于辨别力了。

金腰蜂利用蜘蛛作为它的子女的食物,这就是它本能的一种。表现没有其他的任何方法,能够让这只金腰蜂明白,小蟋蟀也是一样的好,和蜘蛛一样可以当作食物。不过假设那种长有交叉白点的蜘蛛缺少了,那它也不会让它的宝宝挨饿的。它会选择其他类型的蜘蛛,将其捕捉回来,给它的子女吃。那么,这种就是辨别力。(举例说明本能和辨别能力的区别)在这种辨别力的性质之下,隐伏了昆虫将来进步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