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奢靡之习:拖累民众,恶化社风,扰乱秩序

奢靡之习:拖累民众,恶化社风,扰乱秩序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王朝政治中,“由于权力支配着社会,君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政治局面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国家治乱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0],《淮南子》对此也有着深刻认识,所谓“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31],“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32]。

奢靡之习:拖累民众,恶化社风,扰乱秩序

在王朝政治中,“由于权力支配着社会君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政治局面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国家治乱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0],《淮南子》对此也有着深刻认识,所谓“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31],“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32]。“循绳而斫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植表而望则不惑”[33],《淮南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自身享乐是从、奢靡唯务,就无法做到“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那“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34]的政治局面便难以实现,而其结果最终也只能与此相反。“衰世之俗,以其知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正因为统治者在政治上的消极实践与反面示范,才促使社会风俗日渐恶化,导致“百姓糜沸豪乱,暮行逐利,烦挐浇浅,法与义相非,行与利相反”,这在《淮南子》看来,“虽十管仲弗能治也”[35]。因此,“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36],《淮南子》认为,若想让民众形成朴质风俗,那统治者就应深明“本任在身”[37],“仪表规矩,事之制也”[38]的道理,节嗜欲而去奢靡,先正己而后责民,如此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王朝的良性发展。

总之,“唐、虞之举错也,非以偕情也,快己而天下治;桀、纣非正贼之也,快己而百事废”[39],《淮南子》认为任何王朝的政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深受“人主之欲”的现实影响。换句话说,统治者如能清静寡欲、无为治国,则其王朝发展易于走向善政,反之,统治者必然是在奢靡纵欲、虐民自恣中将王朝发展推向暴乱之政。(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