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动态预警

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动态预警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景观尺度来看,在1986—2015年期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得更加破碎。

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动态预警

4.4.2.1 景观级别景观格局变化

由于对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的实施,不断协调人类需求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1986—2015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表4-20)。从景观尺度来看,在1986—2015年期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得更加破碎。从面积边缘指数看,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LPI)呈增加趋势,说明优势景观类型的主导性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和频率不断减弱。边缘密度(ED)呈下降趋势,说明单位面积内的边缘长度不断减小,景观格局的破碎化趋势在降低。从景观的密度大小及差异指数看,斑块数量(NP)呈增加趋势,说明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可能增加。平均斑块面积(MPS)变得越来越小,也说明景观格局的破碎度呈增加趋势。从形态复杂度指数看,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指数(AWMPFD)变化趋势均不明显,说明景观复杂度的变化并不显著。从景观邻近度指数看,平均邻近度(PROX_MN)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同类型斑块的邻近性在1986—1995年间变得更加紧密,而在1995—2015年同类型斑块的邻近性变得越来越差。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ENN_MN)呈下降趋势,表示同类型斑块间的相隔距离逐渐缩小,分布更为紧密。从聚散性指数来看,聚集度指数(CONTAG)和结合度指数(COHESION)都呈增加趋势,说明斑块的聚集性和结合度都越来越高。从多样性指数看,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都呈下降趋势,说明景观的多样性在降低。

表4-20 1986—2015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级别的景观指数

4.4.2.2斑块类别级别的景观格局变化

1986年、1995年、2008年和2015年斑块类型级别的景观格局指数见彩图33和表4-21所示。从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LPI)来看,1986—2015年,林地的LPI最大且呈增加趋势,说明林地在景观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且主导性在增加;耕地的LPI呈下降趋势,说明耕地在景观中的主导性在下降;高山灌丛草甸的LPI呈增加趋势,但LPI值较林地小得多,说明高山灌丛草甸在景观中的主导性略微有所增加;草地、建筑用地和水体的LPI值较小且变化不大,对景观格局变化影响较小。

从边缘密度(ED)来看,ED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高山灌丛草甸、水体和建筑用地,表示景观破碎化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高山灌丛草甸、水体和建筑用地。

从斑块数量(NP)来看,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斑块数量占主要部分。林地的斑块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草地的斑块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耕地的斑块数量持续增加。高山灌丛草甸、水体和建筑用地的斑块数量较少且变化不大。

从平均斑块面积(MPS)来看,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且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林地在1986—1995年期间,景观变得破碎,但在1995—2015年期间,林地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在1986—2015年期间,高山灌丛草甸的平均斑块面积变化不大,略有下降;在1986—2015年期间,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急剧下降,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草地、水体和建筑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小,景观最为破碎,且没有明显变化。(www.xing528.com)

从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指数(AWMPFD)来看,在1986—2015年,林地的AWMSI值和AWMPFD值最大且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林地的形态最为复杂。耕地的AWMSI值和AWMPFD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耕地的复杂度在降低。高山灌丛草甸的AWMSI值和AWMPFD值先减少后增加,说明在1986—1995年,高山灌丛草甸的复杂度在降低,而在1995—2015年,高山灌丛草甸的复杂度呈增加趋势。水体的AWMSI值和AWMPFD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草地和建筑用地的AWMSI值和AWMPFD值较小,景观复杂度最低。

从平均邻近度(PROX_MN)来看,林地的PROX_MN最大,说明林地的斑块最为紧密;在1986—2015年,林地的PROX_MN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1986—1995年,PROX_MN降低,说明林地的斑块有分散趋势,而1995—2015年,PROX_MN呈增加趋势,说明林地的斑块呈聚集趋势。在1986—2015年,耕地的PROX_MN显著下降,说明耕地的斑块变得越来越分散。高山灌丛草甸的PROX_MN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草地、水体和建筑用地的PROX_MN值最小且变化不明显,说明这3类地物一直以来的分布都很分散。

从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ENN_MN)来看,其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建筑用地、高山灌丛草甸、水体、草地、耕地和林地,说明与最近邻的相同类型斑块的距离从大到小依次为建筑用地、高山灌丛草甸、水体、草地、耕地和林地。在1986—2015年,6类地物类型的ENN_MN在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同类型斑块间的距离在缩小。

表4-21 1986—2015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别级别的景观指数

从结合度指数(COHESION)来看,其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高山灌丛草甸、耕地(呈下降趋势)、水体、草地和建筑用地,说明斑块类型在景观上的聚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高山灌丛草甸、耕地、水体、草地和建筑用地,且耕地的聚集程度明显降低。

总之,在1986—2015年期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呈降低趋势,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呈增加趋势,而高山灌丛草甸、草地、建筑用地和水体的景观格局变化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