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松自己,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碎片化学习法

放松自己,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碎片化学习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提及,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要争分夺秒地抓住时间学习,不叫一日浪费。他们往往只看重一时需求,却忽视了长远的影响;只注重学习时间的累计,却忽视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注意劳逸结合才能保持精力充沛,才能使注意力集中。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休息时间能不谈学习就不谈,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紧张。

放松自己,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碎片化学习法

前面,我们提及,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要争分夺秒地抓住时间学习,不叫一日浪费。对于一些有学习压力的人,他们每天的生活大部分更是围绕着“吃饭”“学习”“睡觉”,甚至不参加任何身体锻炼活动和业余生活,中午吃饭只是“凑合”,他们恨不得“将每一分时间和每一点精力都拿来学习”。他们往往只看重一时需求,却忽视了长远的影响;只注重学习时间的累计,却忽视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不利于压力的及时释放,非但难以促进学习,反而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注意劳逸结合才能保持精力充沛,才能使注意力集中。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学习小故事:

天天是个乖巧的孩子,一直努力学习,花的时间也比别人多,但似乎就是记忆力不大好,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健忘症。快期末考试了,他越发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上课不停地开小差,总想一些不相干的事,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学习,他更加着急,但越着急越容易开小差。在几次测验中,他的成绩也越来越糟,原来是班里前十名,现在退到十五六名。他担心这样下去考不上大学,于是,他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这是天天与医生的一段对话:

“一堂课,你通常会开多长时间的小差?”

“大概10分钟吧。”

“那你希望怎么样呢?”

“我希望自己上课不要开小差,集中精力听课,医生,你能帮帮我吗?”

“当然,那你能告诉我你开小差的时候都在想什么吗?”

“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例如,我会想,我现在住家里,别人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我还要坐公交车回家,万一被人超过了怎么办?还有,我会想,万一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总是想这些问题,耽误了不少时间。”

“如果将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你会考多少名?”

“我觉得考前3名没问题。”

“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的实力其实是不比别人差的,而你考不好是因为你没有将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

“……也不一定。”天天这样告诉心理医生。

“那你现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吗?”

“是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花的时间虽然多,却不见什么成效。”

“根据你以前的经验,如果整天为不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而着急,并一味增加学习时间,减少睡眠休息时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好像越来越糟糕。”

“那也就是说,你也认为越是着急,越是给自己加压,情况越是糟糕?”

“嗯,是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着急呢?”(www.xing528.com)

“我好像控制不住自己。”

“好,现在假设我们换一个态度,我们只要尽力了,那么,就对得起自己和父母了,成绩怎样那是老天爷的事,这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可能会放松一些。”

“嗯,既然你能这么想,那就好办多了。举一个例子,有两个同学同是70分成绩的实力,一个极力想考80分,加班加点,终日紧张,学习效率下降,考试时发挥不出水平,最终只考60分;另一个能接受70分的现状,该学时认真学,该玩时也放松玩,最后考试发挥出色考出80分的好成绩,你能理解吗?”

“能……”

从天天遇到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这一问题上,天天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差、考试成绩不断下降,是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他找到了原因——不断给自己加压,他要让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这是一种苛求自己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可以掌握自己努力的程度,却把握不了最终成绩。

因此,对于正在学习的你来说,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休息时间能不谈学习就不谈,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紧张。

要做到劳逸结合,你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休息

效率专家认为,我们学习40分钟,就应该主动休息10分钟,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后,兴奋度会降低,如果再持续进行这类工作,那么这些外界的刺激就不会使大脑皮层兴奋,甚至会引起抑制。要使大脑的功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就要让大脑的兴奋区和抑制区经常轮换。因此,我们在学习40分钟后,就应该站起来走出学习区,呼吸些新鲜空气,活动一下筋骨。

2.多参加体育运动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我们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死读书而忽视了锻炼身体。

3.保证充足睡眠

无论你现在的学习压力有多大,睡眠时间绝对不能低于6小时,这是我们的睡眠底线,不能突破。

可以说,当人们累了的时候,睡觉是最好的休息方式,能使大脑受益。

德国卢比克大学的JanBorn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实验对象有106人,他们的受训任务是将一系列繁杂的数字通过等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而他们并不知道其中隐藏了一些计算诀窍,在经过良好的睡眠后,参与者发现这种诀窍的概率从23%提高到了59%,也就是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4.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总之,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