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

高校体育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体育地位的逐步提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随着师生重视度的提高而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广大师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将极大地改善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

高校体育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

(一)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对促进体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值得高校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体育地位的逐步提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随着师生重视度的提高而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具体的建议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保证体育管理的质量。

1.树立“以健康一”为主导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想

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

2.加强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建立起学校体育管理与外部环境的联合机制,主要包括与校外单位和校内非体育部门组成具有协调配合职能的组织机构,对高校体育工作从宏观上进行有效协调。二是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高效有序的高校体育管理执行机构,细化高校体育管理各组成部分,实现科学有序管理。

3.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体育文化活动。高校的体育活动应该保证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和体育活动生活化,根据学生的特点,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小型化,并做到不同人群体育活动的差异化。

4.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竞赛活动(www.xing528.com)

高校通过开设高水平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传统,这样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影响力,适应21世纪高校的发展潮流。高校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广大师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将极大地改善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

5.规范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

高校应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组织。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并不削弱体育课的基础地位,体育俱乐部应由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和运行,体育俱乐部不能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组织,而是具有具体管理职责和任务的全校性官方的组织,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和教师要有备案制度,相应的档案资料要作为师生的考评资料。

6.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高校应建立体育场馆和设施良好的经营和管理体系,必须重新对传统的封闭的经营方式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经营方式,并对社会实行有偿开放。学校应掌控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减少微观上的政策干预,调节有关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调动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以及服务水平。

【注释】

[1]许建,唐元超.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J].智库时代,2020(10):280—281.

[2]金丽,宣婴.构建高校体育管理中的文化模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4):8—9.

[3]任宇柔.山西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