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原理与接口技术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原理与接口技术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片机的典型代表有Intel公司的MCS-51,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其功能有较大的加强,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合。在这个阶段单片机的结构体系完善,性能已大大提高,面向控制的特点进一步突出,现在MCS-51已发展成为公认的单片机经典机种。8位、16位高级单片机发展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单片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了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原理与接口技术

1970年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随后就出现了单片机。尽管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以8位单片机的推出为起点,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廉价的专用型单片机。

1974年12月,仙童公司推出了8位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CPU、64B RAM和2个并行口。而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为代表,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B,具有简单的中断功能,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不强。1977年GI公司推出了PIC1650,但这个阶段的单片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单片机的典型代表有Intel公司的MCS-51,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其功能有较大的加强,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合。这个阶段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I/O接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配置了完善的外部并行总线(AB、DB、CB)和具有多机识别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UART);规范了功能单元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控制模式;片内集成的RAM、ROM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可达64KB,一些单片机片内还集成了A-D转换接口,并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在这个阶段单片机的结构体系完善,性能已大大提高,面向控制的特点进一步突出,现在MCS-51已发展成为公认的单片机经典机种。8位、16位高级单片机发展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单片机集成的外围接口电路有了更大的扩充。这个阶段单片机的代表为8051系列。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单片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了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