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衢山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草本植物:刻叶紫堇

三衢山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草本植物:刻叶紫堇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茎多数簇生,具分枝。叶基生与茎生,具长柄。萼片2片,极小,边缘撕裂。子房线形,柱头2裂,边缘具小瘤状突起。刻叶紫堇叶刻叶紫堇花刻叶紫堇花期岩石生境植株生物学特性:花期3—4月,果期4—5月。在三衢山喀斯特地貌中有分布,生于山地、石缝、岩石阴湿处、灌木丛等生境。

三衢山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草本植物:刻叶紫堇

中文异名:紫花鱼灯草

分类地位:植物界(Plant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毛茛目(Ranunculales)

罂粟科(Papaveraceae)

紫堇属(Corydalis Vent.)

刻叶紫堇(Corydalis incisa (Thunb.) Pers.)(www.xing528.com)

形态学鉴别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5~30cm。根茎狭椭圆体或倒圆锥形,长1~1.5cm,径5mm,周围密生须根。茎多数簇生,具分枝。叶基生与茎生,具长柄。基生叶叶柄基部稍膨大成鞘状,羽状全裂,一回裂片2~3对,具细柄,二回或三回裂片倒卵状楔形,不规则羽状分裂,小裂片先端具2~5个细缺刻。总状花序长3~12cm,具花9~26朵。苞片卵状菱形或楔形,一回或二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钻形,花梗长5~12cm。萼片2片,极小,边缘撕裂。花瓣蓝紫色,上花瓣连距长1.5~2cm,边缘具小波状齿,先端微凹,具小短尖,与下花瓣背部均具明显的鸡冠突起,距圆筒形,长8~10mm,略长于瓣片,蜜腺体长2mm,下花瓣瓣片平展,瓣柄与瓣片近等宽,基部具囊状突起,内花瓣狭小,先端内面暗紫色,瓣柄与上花瓣边缘连合。子房线形,柱头2裂,边缘具小瘤状突起。蒴果线形,长1.5~2cm,宽2mm,成熟后下垂,弹裂。种子黑色,多数,扁圆球形,长2mm,宽1.8mm。

刻叶紫堇叶(徐正浩摄)

刻叶紫堇花(徐正浩摄)

刻叶紫堇花期岩石生境植株(徐正浩摄)

生物学特性: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特性:生于山坡林下、沟边草丛中或石缝、墙角边。在三衢山喀斯特地貌中有分布,生于山地、石缝、岩石阴湿处、灌木丛等生境。

分布:中国华东、华中以及陕西等地有分布。日本也有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