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美最美的101个人文风光旅游地

最美最美的101个人文风光旅游地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达霍童古镇,穿行在古老的明清民居间,常常让人有迷失的感觉。因而,霍童保留最多的古建筑当属宗祠。霍童古镇的街巷面条作坊从明清古街往东,走到一个当地人称“榕树头”的地方,霍童古渡出现在眼前。作者手记1.霍童镇上小饭店很多,保证可以吃到可口便宜的饭菜。建议品尝一下霍童著名的小吃——芋包。到达从宁德汽车北站乘班车即可到霍童。

最美最美的101个人文风光旅游地

那些古老的民居,或是青砖大院,或是简陋土墙,里面住过富甲一方的商人,住过心灵手巧的工匠,住过特立独行的艺人,或许还有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每一个角落都刻着深深的岁月痕迹。

地点: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资深背包客推荐:有众多古老的明清民居,西北面的支提山在唐朝时就被道家列为神仙居住人间的名山洞府之一。

主要看点:

民居、古巷、宗祠、古渡

从宁德市区往霍童古镇,一路溯霍童溪而上,光是溪流两岸那些村庄的名字,就已经惹人遐思,凭空生出许多向往,桃花溪、梅溪、花园里、溪池、铜镜、扶摇、云气……淡淡雾气,一泓悠悠的溪,溪边缓缓的滩,老旧木船静静地横泊,老树下红衣女子正在洗衣;竹林掩映处,村舍依依,河滩上满是迎风摇曳的芦苇

到达霍童古镇,穿行在古老的明清民居间,常常让人有迷失的感觉。霍童镇不大,穿过镇上的主街,左转是明清古街,店铺集中,多是前店后宅式的民居,有木阁楼、联排门板。霍童著名的“仁记”剪刀现在还在古街上开着铺子,四十多岁的老板一年到头都守着老铺,默默地淬火、钳钢,坚守着一份祖传的家业。仁记剪刀创始于清嘉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不衰,完全手工打制,刀口处钳以精钢,淬火准确,不但剪丝绸一剪到底不连不滞,甚至断铜截铁刀口不缺,真正达到刚柔并济的境界。

从明清古街再左转,就到了人们所说的“街尾”,一片狭窄、悠长的古街巷,那些古老的民居,或是青砖大院,或是简陋土墙,里面住过富甲一方的商人,住过心灵手巧的工匠,住过特立独行的艺人,或许还有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每一个角落都刻着深深的岁月痕迹。霍童古民居从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以血缘为中心的特点,几乎各个大姓都设有宗祠,同姓人家围绕宗祠建屋,集中居住。因而,霍童保留最多的古建筑当属宗祠。大户人家的门前牌匾精美,上面往往写着“云蒸霞蔚”“赫声隆德”等字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姓大宅,三座透后,青砖空斗式山墙,平面布局对称,入口为门厅,中门设屏,正屋五开间,两侧为厢房或廊庑,内合天井,子孙们按辈分房,整个家族聚居在大宅之中,俨然是一个清雅而封闭的小世界。而普通人家也是拾掇得干净利索,门墙木板虽然已经黧黑,上面的雕花却也别是一番况味,当院一口古井,青苔滑腻,角落里月季半开半合,有些寂寞,有些自得……

在霍童,一个人穿梭在古街古巷间,明明不长的一条巷子,却总是半天也转不出去,小巷虽然均是直线走向,但却在十米之遥处一分为二,再从一分巷进,则十米之遥又一分为二……如此形制,据说是当年为了抵御贼寇入侵。

霍童古镇的街巷

面条作坊(www.xing528.com)

从明清古街往东,走到一个当地人称“榕树头”的地方,霍童古渡出现在眼前。古渡的台阶仍在,斜斜而上,两旁蔓草横生,一道浮桥让南北两岸往来畅达,让艄公、渡船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在这样的渡口,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故事,那些行道迟迟、顾盼频频的画面,都只得烟消云散,只能从“久雨如病醒,逢晴忽眼明。沙平两岸白,风迅一帆轻。垂老无所好,所思在远行。汪伦劳送别,潭水有深情”这样的诗句里去品味、想象了……

作者手记

1.霍童镇上小饭店很多,保证可以吃到可口便宜的饭菜。建议品尝一下霍童著名的小吃——芋包。镇上旅馆不多,推荐君安酒店。

2.霍童镇上有旅游中心,游览事项可以向他们咨询。

到达

从宁德汽车北站乘班车即可到霍童。

门票

周边景点

太姥山、霞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