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纯律与琴律:音乐数据分析的调音体系

纯律与琴律:音乐数据分析的调音体系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纯律是一种以自然五度和三度生成其他所有音程的音准体系和调音体系,是用纯五度和大三度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

纯律与琴律:音乐数据分析的调音体系

纯律是一种以自然五度和三度生成其他所有音程的音准体系和调音体系,是用纯五度和大三度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

纯律的大音阶生成方式有三种:①纯五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3:2。②纯八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2:1。③大三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5:4。

纯律的小音阶生成方式也有三种:①纯五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3:2。②纯八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2:1。③大三度:两个乐音的频率比是6:5。例如:大七度为纯五度加大三度,小三度为纯五度减去大三度,由于纯律音阶中各音对主音的音程关系与纯音程完全相符且其音响亦非常和谐,故称纯律。

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关于纯律的理论,但是在古琴第3、6、8、11等四个徽,依次当弦度在1/5、2/5、3/5、4/5处,其比值的分母均为5,为纯律所独有,因此,杨荫浏先生指出:“一首琴曲,若用到3、6、8、11徽上的泛音,则这首琴曲所用的律,便只能是纯律。”[145]从琴谱《碣石调·幽兰》中用到3、6、8、11徽上的泛音看,可以证实中国在公元六世纪就已应用了纯律。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文所反映出来的“三度生律法”,又进一步将纯律在中国运用的时间往前上溯到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www.xing528.com)

王安潮在《化繁为简,五十载琴律文化细究》一文中指出乐律学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基础,它不仅是从先秦到清末的古代音乐文献的支柱,还是自20世纪初王光祈在新史学思潮下引入西方音乐学研究方法进行音乐史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其律制研究也早在北宋之时就在《琴律说》中有过阐释,近代以来的杨荫浏、査阜西、缪天瑞、沈知白、黄翔鹏等都在此留下过学术宏论。其中陈应时的《琴律学》集古今百家之长,成书后又经三十余年修缮,终将琴律理论研究推进到学科建构的高度。《琴律学》分五章,在概论中从对琴的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入手提出琴律研究的核心概念“徽法律”“准法律”;在“琴律计算法”中从基础性的弦长比、频率比等关键词的计算入手指出琴律解读点—“音差”,在“徽法律”中从相关文献的考证指出各种调弦法之间的“徽法律”计算,将建立在“徽”上的琴律进行了历史语境下的诠释。[146]

陈应时认为琴学家查阜西在琴律研究中有三大贡献:①他在现代律学研究中于1922年率先以分数形式列出琴上十三徽每一徽的弦长比值,大大方便了琴律研究的律学计算,故其后亦被乐律学家王光祈、杨荫浏、缪天瑞等所采用,并一直沿用到今天。②他在现代琴家中最早发现了宋初琴家崔遵度在其《琴笺》中提出的琴徽为“天地自然之节”的学说,然后以中国琴学术语“自然之节”为据,提出了要在琴上使用“自然音阶”。③他在琴律研究中创立了合符于自然律音阶应用的“平调调弦法”。[147]

李玫认为古琴减字谱不仅是一种描述演奏方式的记述体系,同时也传递了珍贵的律学信息。关于这一点,目前还缺少普遍了解。在众多琴学文献和琴谱中包含着一些琴律的信息,并显示出琴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还没有上升到体系化层面。该文的基本观点是:这种智慧的记谱体系显示出具有律学表述方面的功能,所以说,古琴减字谱不仅是记录乐曲的乐谱,同时还是律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文本,具有极高研究价值。[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