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音乐史-教会复调音乐的起源

西方音乐史-教会复调音乐的起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初,教会复调音乐是在修道院里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法国南部里摩日城的圣·马夏尔修道院、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寺院都是多声部宗教音乐的创作中心。按照天主教教会的法规,一切复调音乐都在禁止之列。然而,教堂音乐已被世俗因素所渗透而以复调音乐形式不断地向前发展。14世纪“新艺术”时期,法国、意大利、勃艮第等地的世俗复调音乐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教会复调音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音乐史-教会复调音乐的起源

9世纪左右,在宗教音乐中出现一种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希腊文意:乐器)的两个声部复音的圣咏演唱形式,上方声部以格里哥利圣咏为“固定调”(Cantus firmus,又称定旋律),下方声部为创作的曲调,形成平行的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的和音,有时也用平行三度或二度的和音进行,全曲以同音开始及终止。这种形式为“平行调”的结构,其理论源于古希腊,古代希腊的音乐家们认为八度、五度和四度是协和音程。12~15世纪又出现另一种复音歌唱形式“迪斯康特”(Discantus,拉丁文意:不同的歌),在圣咏上方加上平行曲调声部,用一音对一音的反向或斜向进行,形成声部交叉的二声部的结构。1450年前后,在这种形式基础上增加声部,原来的平行曲调声部称为最高音声部(Soprano,即今女高音声部),其下为高音声部(Altus,即今女中音声部),圣咏固定调为次中音声部(Tenot,源于拉丁文tenere一字,意为“保持”)居于主导位置,其下增加一个低音声部(Bass),形成四个声部复调音乐的结构。随着复音对位技巧运用的发展,又出现有小节的固定节奏的音型,主导声部的圣咏固定调往往由乐器来演奏;其他声部的创作曲调则由人来演唱,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由作曲家完全创作的教会复调音乐,开创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复调音乐(Polyphony,希腊文意:多层次的音),在一些国家古老的民间音乐中早已有其萌芽的雏形,只是没有乐谱的记载。自“奥尔加农”产生之后,法国圣·阿曼(St.Amand)的修道士、理论家赫克包尔德(Hucbald,约840~930)在他的著作《和声规则》(De institutione harmonica)中,对复调对位作了最早的理论阐述。15世纪,英国出现两种特有的形式,一是“吉美尔”(Gymel,拉丁文意:双曲),为两个声部,可作反向进行;一是“复布尔东”(Faux bourdon,又称假低音),为3个声部,圣咏曲调在高音声部,有两个低声部,其中一个声部与高声部作平行六度的进行,另一个声部居于其间与高声部作下方四度的平行进行,形成中声部的演唱效果,故称为“假低音”。这两种形式均以运用一系列平行的三度音和六度音为其特点。[1]

在英国还出现早期的“卡农”歌曲(Canon,希腊文意:规则),它是先出现一个声部曲调,在相隔一二小节之后第二个声部或三四个声部依次以同样的曲调模仿进行,构成上下多声部的交叠,形成一种错综谐和的复调音乐结构。它在文艺复兴时期获得很大的发展,其手法更加复杂、多样。

最初,教会复调音乐是在修道院里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法国南部里摩日城的圣·马夏尔修道院(St.Martial)、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寺院(St.Santiago)都是多声部宗教音乐的创作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教会复调音乐由修道院向城市的大教堂转移,12~13世纪,其中心是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1l63~1250建成),有一些僧侣作曲家集中在此地活动,音乐史学家称之“圣母院乐派”(Notre Dame School),他们以创作法国教会复调音乐而闻名。莱奥尼努斯(Leoninus,活动于1163~1190,又名莱奥宁Leonin,有译雷翁南)和佩罗蒂努斯(Perotinus,活动于1180~1210,又名佩罗坦Pérotin)是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还有《克劳苏拉》(Clausula,拉丁文意:结束或句、段),是一种采用圣咏片断写的有起止分明的段落形式;《孔杜克图斯》(Conductus,有译康都克特)为一种拉丁文格律歌曲,用简单的一音对一音的对位写法。他们的作品已有明确的节奏值和完整的曲式,由二声部发展到三声部、四声部。(www.xing528.com)

大约1220年前后,经文歌(Motet,词源于法文Mot:词)作为一种派生的复调音乐形式,开始在宗教音乐领域里占据重要的地位。它通常是三个声部,以圣咏为低音声部(即定旋律声部,Catus firmus)用长音符号写成,作为全曲的基础,采取反复的规律性节奏型。另两个声部配置不同的宗教性或世俗性的歌词,有时每个声部增加各自不同的附加段,出现歌词演唱的“不谐之谐和”,有时高声部只哼曲调,没有歌词。十五世纪中叶起,经文歌各声部的歌词才处理一致。音乐表现手法日益复杂,运用转位、逆行、减值等复调对位技巧,歌词内容亦世俗化,有时在宗教歌词里掺杂着反映教徒生活和习俗的内容。由于经文歌采用世俗、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表现因素,产生“古艺术”(Ars Antiqua,指12世纪末至13世纪的音乐)的新风格与新形式,给人们新鲜的艺术感染,受到教徒们的广泛赞赏。

按照天主教教会的法规,一切复调音乐都在禁止之列。1315年,教皇约翰22世(1249~1334)发布“阿维农敕令”(因教皇与法国国王冲突,罗马教廷迁到法国南部的封建领地阿维农,长达70年之久),禁止在教堂内流传任何新的复调音乐。然而,教堂音乐已被世俗因素所渗透而以复调音乐形式不断地向前发展。面对这个历史事实,他不得不说:“这并不是说我们禁止特别的节日时,在弥撒和其他礼拜仪式中加上一些旋律化的协和音程,如八度、五度、四度以及类似的音程;但要注意使教会歌唱原封不动,要靠很好配合的音乐使教会歌唱丝毫不会遭到歪曲,因为这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愉快,促进人的虔诚,而不是使歌颂上帝的人心疲惫。”其实,自13世纪末起,复调音乐通过经文歌已经进入世俗生活领域,有不少法语歌唱的《恋歌》是用经文歌形式写的。14世纪“新艺术”时期,法国、意大利、勃艮第等地的世俗复调音乐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教会复调音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