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密码学基本原理解析-大学计算机基础

密码学基本原理解析-大学计算机基础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密码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刺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子计算机一出现便被用于密码破译,计算机对密码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DES将传统的密码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公钥密码体制的提出被公认为是实现现代密码学的基石。这两大成果已成为近代密码学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密码的长度决定破解密码的困难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种加密算法多达数百种。

密码学基本原理解析-大学计算机基础

密码学(Cryptology)是一门古老、深奥的学科。大概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时便产生了密码,以后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密码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刺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子计算机一出现便被用于密码破译,计算机对密码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1949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E.Shannon)发表了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著名论文,论证了一般经典加密方法都是可以破解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结构代数、可计算性理论和复杂度理论的研究,密码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20世纪70年代,密码学的研究出现了两大成果,一个是1977年美家标准局(NBS)颁布的联邦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是1976年由Diffie和Hellman提供的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DES将传统的密码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公钥密码体制的提出被公认为是实现现代密码学的基石。这两大成果已成为近代密码学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通用的数据加密模型如图6-3所示。

图6-3 数据加密模型(www.xing528.com)

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攻击者截获密文,可是没有密钥,则不能容易地阅读文件。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加密的算法不变,而密钥不断变化。因此,解密者可以通过各种破解密码的算法算出密码,得到原文。密码的长度决定破解密码的困难程度。位数越多,则破解的难度越大。例如,128位的密码,有2128种可能,破解非常困难。

信息加密就是以很小的代价提供很大的安全保护。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种加密算法多达数百种。一个设计良好的加密/解密算法应该保证只有知道密钥才能在明文跟密文之间转换,而且知道明文和密文也不能算出或猜出密钥。如果按照收发双方密钥是否相同来分类,可以将这些加密算法分为对称密钥体系和非对称密钥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