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水河超标断面统计及监测结果

清水河超标断面统计及监测结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2-8为清水河超标断面2013年主要因子污染分担率统计表。表4.2-13~14为监测断面超标情况。

清水河超标断面统计及监测结果

4.2.3.1 清水河

清水河为黄河干流宁夏段最重要的一条一级支流,发源于固原县开城乡黑刺脑沟,流经固原、海源、同心、中宁4县,最后在中宁县泉眼山汇入黄河,全河320 km,区境内流域面积为13 511 km2地理坐标为N:35°36′~35°37′,E:105°00′~107°07′。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设置情况见表3.2-6。

表4.2-6 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情况

注:数据源自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皮革厂断面自2011年不再为例行监测断面。

(1)2013年水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依据单因子指数评价法,2013年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中二十里铺(原拖配厂)和泉眼山断面各调查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三营断面除化学需氧量(超标倍数为0.15倍)外其他调查因子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三营断面为Ⅳ类水体。断面达标率为66.7%。图4.2-9为2013年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图。

图4.2-9 2013年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图

2013年清水河上游二十里铺(原拖配厂)断面和下游入黄泉眼山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可以达到目标水质的考核要求,其中二十里铺(原拖配厂)断面和泉眼山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3.77与4.17,断面污染顺序泉眼山断面靠前,二十里铺(原拖配厂)断面在后。

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如表4.2-7所示。

表4.2-7 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

注:2013年沈家河水库断面无监测数据,该断面2012年为Ⅳ类。

自2011年起,清水河皮革厂断面因持续断流而取消对该断面的例行监测,因此现有清水河超标断面主要集中于沈家河水库与三营断面(断面污染顺序为:沈家河水库>三营),将超标断面各监测因子单向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的相比确定为该超标断面的主要贡献因子与贡献水平。表4.2-8为清水河超标断面2013年主要因子污染分担率统计表。

表4.2-8 2013年清水河超标断面主要因子污染分担率统计

(2)调查年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由于2011年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发生调整(取消了皮革厂断面,增加了三营断面),因此本小节将调查年分为了2005—2010年、2011—2013年两段时间区间。表4.2-9与4.2-10为2005—2010年、2011—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一览表。

表4.2-9 2005~2010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

表4.2-10 2011~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

图4.2-10为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占比图(2005—2013年)。

图4.2-10 2005~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水质类别占比图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2011)的要求,对于断面数少于5个的河流、流域(水系),按照“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每个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

“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优”或“良好”时,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其二,当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当氰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因子超标时,优先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表4.2-11为2005—2010年清水河各断面主要超标因子。(www.xing528.com)

表4.2-11 2005—2010年清水河各断面主要超标因子

表4.2-12为2011—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主要超标因子。

表4.2-12 2011—2013年清水河各断面主要超标因子

附表25~34为清水河各例行监测断面水质情况一览表(2005—2013年)。

4.2.3.2 苦水河

苦水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又名山水河。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源自甘肃省环县沙坡子沟脑,向北流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流经盐池县、同心县、灵武市、吴忠市,在灵武市新华桥汇入黄河。苦水河长约224 km,流域面积5 218 m2,其中宁夏区境为4 942 km2。图4.2-10为苦水河位置示意图

由于苦水河现未纳入例行环境监测范围内,故缺少相关水质监测数据。本次水质调查借鉴吴忠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个别月对苦水河的监测结果。其中2012年2月在苦水河河沿村上游100 m处、下游1 000 m处、河沿村分两日(2月11日、12日)各布设1处监测点位。表4.2-13~14为监测断面超标情况。

图4.2-10 苦水河位置示意图

表4.2-13 2012年2月11日苦水河监测断面主要超标因子

表4.2-14 2012年2月12日苦水河监测断面主要超标因子

苦水河上中游河段基本无人为污染,下游河段有少量工业废污水汇入,但由于各条支流高矿化度水以及未经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与农田退水的汇入造成苦水河水质变差,苦水河呈劣Ⅴ类水质。

4.2.3.3 都思兔河

都思兔河是黄河的一条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附近(乌兰镇西南的察汉淖西南),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王家沟注入黄河,全长大约166 km,流域面积9 646 km2。都思兔河属季节性河流,河床宽浅,河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补给和雨季洪水汇流,流量大小随季节而异。其北、东、南均为地下水分水岭,西部以桌子山东界断裂为界。

图4.2-11为都思兔河位置示意图。

图4.2-11 都思兔河位置示意图

为有效了解都思兔河水质情况,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5月6日与2014年4月8日两次进行了水质采样监测,监测点位取都思兔河宁蒙交界断面(106°59′13.2″E,39°02′6.5″N),监测结果如表4.2-15所示。

表4.2-15 都思兔河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与主要超标因子

从表4.2-15看,都思兔河水质情况较好,监测的21项指标中除CODCr(2013-05-06)与氟化物(2014-04-08)外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要求,都思兔河水质呈Ⅳ类。

附表35~36为都思兔河宁蒙交界断面水质情况一览表(2013年5月6日、2014年4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