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感应的音乐运行模式及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探析

基于感应的音乐运行模式及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探析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应”作为《乐记》的论乐理路,在本体论中发挥着重要连接作用,也将音乐进行的各个环节连接了起来。一是从“感于物”的方面,一是从“感于心”的方面。用不同的喜、怒、哀、乐、敬、怒的心去感受,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心动状态,产生不同音乐。事实上,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也符合“音乐”的基本思想。这些问题组成了《乐记》的中心论题,其他问题的展开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基于感应的音乐运行模式及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探析

“感应”作为《乐记》的论乐理路,在本体论中发挥着重要连接作用,也将音乐进行的各个环节连接了起来。也就是说,《乐记》中的音乐美学体系是通过感应来实现的,在此,我们将这个体系粗略地分为四个步骤。

(一)不同的“物感”产生不同的“心动”

乐既然由心所生,是心动的产物,那么,心动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产生差异的?在《乐记》中,这个问题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是从“感于物”的方面,一是从“感于心”的方面。

1.从“感于物”的方面说

《乐记》在开头便对音乐进行了本体论的论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本篇》)说明音乐都是心的感应,心是因为物而动,发而为声,再通过声转为音,音转为乐,表明了音乐是根据物有所感而产生的。这里的“物”不仅指自然界中的可见物质,也包括在社会和精神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因为音乐是感于物而发,这样的物是不可穷尽的,因而由物引起的心理活动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物形成了不同的心情,形成了不一样的音乐。土地的干湿、水的动静、气的盛衰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那么社会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也对人体产生了必然的影响,由此影响到音乐。

因此,感应之物就变得重要,需要认真对待:“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乐象篇》)《乐象篇》之所以要警惕“奸声乱色”“淫乐慝礼”和“惰慢邪辟之气”,就是因为相感之“物”对于人心之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2.从“感于心”的方面说

物之感—心之动,不仅有物的影响,也有着心的启示,这点在《乐本篇》的第二段有陈述。它重申了“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之后便从“心”来说明感的意义,表明不同的心去感应,那么也会有不同的心动状态。“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其声,指音乐,即人心动的引发之物。用不同的喜、怒、哀、乐、敬、怒的心去感受,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心动状态,产生不同音乐。

所以接着又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智)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乐本篇》)“人之好恶”就是用以感物的“心”,这个“心”不能“无节”,“无节”,人就会被物所化(“人化物”)。只有有“节”,即有所节制,有主导性的鉴别和选择,才能使所感之“心动”进入良性状态。这也就是《乐化篇》所谓“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的意思所在。

后又接着记载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智)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人的善与恶都是用来感受事物的心的,心必须被控制,没有节制就会堕落,心必须能有识别和选择能力。

(二)不同的“心动”产生不同的音乐

乐由心生,音乐是“心动”的产物,所以,不同的“心动”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音乐。《乐本篇》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本》)在这段文字之中,对如何理解“世界治理之声”后的三句话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理解是从音乐到现实,是讲功能的;另一个是从现实到音乐,这是生产出来的。粗略一看,第一个似乎更自然;然而,如果与前面的短语“凡音者”结合起来,那后一种思想更合理。因为这里讲的是音乐生成的问题,它是音乐的现实逻辑过程。事实上,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也符合“音乐”的基本思想。让我们先采用从现实到音乐的这一个逻辑。从这个角度上看,“治世之音安以乐”与“其政和”等句之间,应该有个省略了的“是因为”之类表示原因的词语。“政和”“政乖”“民困”是音乐形成前的现实,人们感于它,发生心动,便产生“安以乐”“怨以怒”“哀以思”的“音”。

(三)不同的音乐导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www.xing528.com)

不同的音乐所导致的心理波动与心理活动也会不同,这些都属于音乐功能。这些问题组成了《乐记》的中心论题,其他问题的展开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魏文侯篇》将不同乐器印象特点与人的心理波动和活动联系起来,并指出了其对应关系。“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给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魏文侯》)需要留意的是,在每一对对应物之间,都有很多中间的环节。例如钟声与“思武臣”之间,就有“铿、立号、立横、立武”四个环节;鼓鼙与“思将帅之臣”之间,则有“讙、立动、进众”三个环节。这里出现的中间环节,为音乐到心理的链接起了一个过渡作用,并对这一过程作了阐述。

《乐化篇》还对音乐的另一种形式进行了分析,即雅、颂,关于音乐形式与心理活动间的关系:“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雅、颂的声音听着比较舒缓,其意志与广大之气相通;在舞步中的动作与姿态都与音乐庄重典雅一致,整个队伍行进的步伐也十分规律、统一。

所以,有了前面的训练,就会获得后面的成功。也因此,后面才会有“故乐者,天地之命(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化篇》)的结论,因而古人十分重视音乐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功能,“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化篇》)

人有天生追求幸福、快乐的权利,在快乐中就不能不有外部的表现,这必将体现为某种形式,如果没有引导就会导致紊乱。先王制定礼乐的原因就是要制作出能够协调人的心理行为的音乐,进行疏导和调节。有了音乐的作用,良好的心理行为就会得到更高形式的保持和延伸。“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乐化》)这就是音乐的修身功能。

(四)不同的心理行为形成不同的社会状况

在《乐记》中,音乐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地对社会和人伦造成影响。在乐论中的音乐生存论中,我们讲过它是从现实到音乐的角度来生存的,而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从音乐到现实的功能,即“其政和”“其政乖”“其民困”,都是不同音乐形态的产物,都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影响。

《乐化篇》将音乐通过何种流程影响社会做了解释,“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闰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音乐让不同身份的人在一起,让所有的诸侯国与宗族团结一心,在同一时刻互拥彼此。在《乐记》中也记载过乐是圣人的乐趣,可以让民心向善,可以感动民心,可以改风俗,是先王教导人的利器。乐之所以可以教化民心,影响风俗,是因为从物到心、由心到物的交感、相通,才有的连锁效应。

但是,这个交感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有一个“物—心—乐”和“乐—心—物”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动力是“感应”。在《乐象篇》中有类似的论述:“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这里说的“奸声”与“正声”指的是不同的两种音乐,“逆气”和“顺气”是听到的两种社会能量状况,这样不同的社会能量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以此来加强对于“淫乐”与“和乐”的产出,形成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由名可知,从“奸声”到“逆气”再到“淫乐”是负能量的社会风气,从“正声”到“顺气”再到“和乐”则是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儒家的政治目的就是将一种恶性的循环纠正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

儒家给出了两种办法,一是用“礼”来教化,二是通过“乐”来使人心清明。其对象依然是人,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也就是“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也就是需要回到人性,使内心进入平缓。如此才能将负面情绪排出体外。即“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儒家“正心”理论由此而来。

正心之后,就能够从混沌的“淫乐”之中解脱出来,进入“和乐”的艺术空间。进入“和乐”后,就会依据感应的特性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作用于社会风俗和政治。政治的清明会带来“正声”,引发“顺气”,带动“和乐”的产出,就能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