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运河城市塔的重要角色及建造原因

大运河城市塔的重要角色及建造原因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为塔距离大运河较远、位于城外者,如北京良乡昊天塔等。在古人的认知中,大运河上的塔于城市和水系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整体呈现城市与山水形态的大运河形势图为例,不仅与大运河有直接关联的桥、闸、坝、渡会获得表达,塔作为参与布局和形成结构的一种主要要素,也有颇多呈现1。大运河上塔的建造一部分可归于佛教因由,为瘗舍利、贮经卷而建。

大运河城市塔的重要角色及建造原因

历史上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中,塔(塔院)、城市、运河布局模式可大略分三种:

一为塔位于大运河畔、城外,其中又可细分为居水岸或去水岸不远者以及坐落于河畔山上者,前者如北京通州燃灯塔临清舍利塔、聊城铁塔扬州文峰塔、扬州高旻寺天中塔及普同塔院、嘉兴三塔、杭州香积寺塔等,后者如无锡龙光塔等。

二为塔位于城外与大运河直接相连之主要水系畔,但距大运河较远者,如东阿荐诚禅院铁塔(今已不存)、苏州虎丘塔、海宁镇海塔、杭州雷峰塔六和塔等,同样可细分为直接居水岸者和坐落于山上者。

三为塔距离大运河较远、位于城外者,如北京良乡昊天塔等。

在古人的认知中,大运河上的塔于城市和水系格局(包括大运河及与之连通的江、湖、河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整体呈现城市与山水形态的大运河形势图为例,不仅与大运河有直接关联的桥、闸、坝、渡会获得表达,塔作为参与布局和形成结构的一种主要要素,也有颇多呈现1。(www.xing528.com)

1 清代《江苏至北京运河全图》《京杭运河全图》《岳阳长江入海及自江阴沿大运河至北京故宫水道图》中的塔、城市与水系结构关系截取参考文献[5]、[6]、[7]绘制

而今人再观大运河上的塔,大多从审美出发,将之理解为单纯的景观场所、鸟瞰节点,加之塔岸钟声、铃音,同被列入城市标志景观(如八景、十二景),却容易忽视古人建塔的真实缘由,也即由城市宏观整体出发的若干考量。

大运河上塔的建造一部分可归于佛教因由,为瘗舍利、贮经卷而建。但宗教需求常非全部或主要动因,随着传入我国以后造型与功能的嬗变,尤其明清以后,塔往往被解读和引申,以借喻的方式寄托了希冀和需求,成为古人应对自然与人文问题的独特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