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经易诠:受国之垢与不祥的重要性

道德经易诠:受国之垢与不祥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接近道,其另一特性是能承受污垢与不祥。老子认为王侯和大臣有所担当,才能做到“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周易》萃卦大人平息国人暴动,妥善安置厉王,是“受国之垢”。中国古代王侯要“受国之垢”,古罗马民众也会嘲笑他们的领导人。面对“其次,侮之”,王侯“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道德经易诠:受国之垢与不祥的重要性

题解老子推崇有道之人,因为有道之人不仅能将有余奉献给天下,而且能“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柔弱的物质没有超过水的,然而攻击坚固强硬的东西却没有比水更能胜任的了。水的特性无法改变,也就没有谁能取代水。弱可以胜强,柔能胜刚,天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无人能做到。所以圣人说:能承受邦国的污垢,才可做社稷的大夫;能承受邦国的灾难,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正话好像说的是反话。

解析〕这一章讲的是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柔弱的物质没有超过水的,然而攻击坚固强硬的东西,却没有比水更能胜任的了。水的特性无法改变,也就没有谁能取代水。老子赞成《周易》涣卦以水的聚散来表现武王伐纣的过程,认为武王伐纣是一个弱胜强、柔胜刚的过程。殷纣虽强,却不能战胜如洪水袭来的武王。涣卦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六四是说,分散的反殷力量已经汇集到一起,对武王的反殷大业吉祥。反殷力量如同洪水,已经积聚成山,在等待武王的命令,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象传说,分散的反殷力量已经汇集到一起,对武王的反殷大业吉祥。武王只有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才能将文王所开创的反殷大业发扬光大,革命才能成功。老子和《周易》都认识到水的力量,老子认为水为柔,柔可以胜刚;《周易》认为水为柔,跟随刚则可掀起革命浪潮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水接近道,其另一特性是能承受污垢与不祥。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邦国的耻辱,才可以成为社稷的大夫;能够承受邦国的不吉祥,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老子认为王侯和大臣有所担当,才能做到“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周易》萃卦大人平息国人暴动,妥善安置厉王,是“受国之垢”。老子认为,“受国之垢”可以做社稷的大夫。《周易》有些卦反映了“受国不祥”,如豫卦大人取代国君,对国君不祥;不取代国君,对邦国不祥。颐卦有颠颐势力在征伐小国,对小国和君王不祥。离卦百姓遭到颠颐势力残害,对百姓不祥。同人卦、随卦有“小子”在搞分裂,对孝王不祥。能“受国不祥”,才能受到天下人的尊重。老子认为,能“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体现的是王侯和大人的修养与担当,也是对王侯和大人的一种考验,能经受得住考验才能有所担当。(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王侯要“受国之垢”,古罗马民众也会嘲笑他们的领导人。公元前59年,大将军格涅乌斯·庞培观看了阿波罗神节的一场戏剧表演。当一位演员说出台词“你的伟大是我们的痛苦”时,观众哄堂大笑,庞培不得不坐在那里忍受人们的嘲笑。这说明古代中外统治者都可能面临被民众辱骂嘲笑的事。老子认为这很正常,所以要求王侯能“受国之垢”。邦国有不祥也是常见的事,老子认为王侯应能“受国不祥”。《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面对“其次,侮之”,王侯“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看到《周易》渐卦弱国打败了强国,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但又看到现实中没有哪个弱国能打败强国,没有柔能战胜刚,因而感到气馁,认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是在说反面的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