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经》的润物无声的哲学影响

《道德经》的润物无声的哲学影响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作为反省人生经验的哲学,《道德经》的许多思想观念与其他学说及流派也有相通相似之处。《道德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哲学光彩,在现实世界中折射着智慧光芒,我们透过精深玄奥的《道德经》,体会老子合而观之的觉悟、不为己生的解脱、有无相生的玄妙、上善若水的智慧、润物无声的影响。

《道德经》的润物无声的哲学影响

孔子老子虽然同样身处春秋时期,但是面对乱世,却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之法。儒家视角是仰望天空,以人道观天道,以仁义为标准构建社会秩序。道家视角是俯视苍生,以天道观人道,遵从自然的本性,探寻宇宙来源和生命归宿。《道德经》字句简约,行文宏大,语意奥妙,既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自然规律,也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生存之道;既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盛极则衰,也有“圣人被褐而怀玉”的浑朴恬淡;既有“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慈爱俭啬,也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反战告诫;既有“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无为,也有“取天下常以无事”的无不为。恰如第七十八章所说的“正言若反”,老子以辩证思维揭示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人事间的矛盾对立转化规律。

同时,作为反省人生经验的哲学,《道德经》的许多思想观念与其他学说及流派也有相通相似之处。例如,我们读到庄子的“物物者与物无际”,就会想到老子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读到《论语》的“以直报怨”,就会想起《道德经》的“报怨以德”,明白智者的境界能够化解世俗的恩怨;读到孟子的“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就会对应到老子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甚至读到《圣经》“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也自然联想到《道德经》“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更为重要的是,两千多年的时光并没有丝毫减损它智慧的力量,直到今天,我们遇到困难时随手翻翻《道德经》,仍然会获得诸多勉励,精神为之一振。读到“知足者富”,便知道要降低欲望;读到“既以为人,己愈有”,便知道给予是快乐的源泉;读到“失者同于失”,便不再去发牢骚;读到“强行者有志”,便知道要直面困难;读到“图难于其易”,便明白要把困难拆解,从简单处入手;读到“物壮则老”,便懂得事情成功就要收敛;读到“轻诺必寡信”,便不敢轻易承诺;读到“慎终如始”,便知道做事情越接近成功就越要小心失败……老子的智慧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他留给我们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意,值得我们细细思索、长久品味。(www.xing528.com)

《道德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哲学光彩,在现实世界中折射着智慧光芒,我们透过精深玄奥的《道德经》,体会老子合而观之的觉悟、不为己生的解脱、有无相生的玄妙、上善若水的智慧、润物无声的影响。老子凭借光辉思想和无穷智慧,被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对此他当之无愧。他是中华民族的先知先觉者,我们永远是他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