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达上善若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及不足

表达上善若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及不足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善若水”是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刚柔并济,海纳百川。所以,地理教学过程涉及水、山的内容可以体现“上善若水”,如山水景观、水资源、水循环、流水的作用、河流湖泊景观、河流的形成等。其中,爱国主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体现较多,仁爱思想、上善若水及和合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体现较少。

表达上善若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及不足

自然景观和自然要素的某些属性特征与人的道德属性、品性特征具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运用自然景物对人的道德属性的物质象征进行研究。人的道德最高境界是像水的品性一样,水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水也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与山川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上善若水”是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刚柔并济,海纳百川。水的品性可以作为人的道德属性象征。所以,地理教学过程涉及水、山的内容可以体现“上善若水”,如山水景观、水资源、水循环、流水的作用、河流湖泊景观、河流的形成等。包罗万象和山谷的宽广幽深孕育了人类上善若水、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山水的自然属性特征培养学生上善若水、虚怀若谷的品性,如在学习“外力作用”时,流水对地表形态的作用,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延伸至水的属性,刚柔相济,水能容纳万物,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本书从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三中进行分析归纳了地理教材中体现上善若水的内容,如表2-6所示。

表2-6 地理教材中体现上善若水的地理教学内容

(www.xing528.com)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山水属性渗透“上善若水”,运用榜样法和情景陶冶法,利用地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刚柔并济的品性。

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地理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和性格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

本章主要分析了蕴含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爱国主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体现较多,仁爱思想、上善若水及和合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体现较少。由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蕴藏丰富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在适当的地理教学内容中传承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