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改革必须认真考虑阻力的来源和类型,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改革的目标。教育改革/阻力/阻力来源教育改革的阻力是教育发展中一种健康和必要的现象。当所倡导的改革具有某种潜在的危害时,阻力就是积极的力量。对教育改革者来说,认识和处理反对意见并不仅仅是自己的选择、偏好或个人审美之类的事情。教育改革的阻力在任何一个情境中都可能是无数的。

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作者】程培杰/马健生

【内容提要】阻力是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避免的,阻力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它常常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改革必须认真考虑阻力的来源和类型,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改革的目标。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阻力保持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变阻力为动力,从而大大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教育改革/阻力/阻力来源

教育改革的阻力是教育发展中一种健康和必要的现象。当所倡导的改革具有某种潜在的危害时,阻力就是积极的力量。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威胁的个人或团体要求积极促进或传播阻力来反对改革。即使这种阻力不能充分地传播,它至少可能引起改革的倡导者在推行改革时小心谨慎,或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调整它,以便能够考虑反对者的利益,明智地选择改革方案。对教育改革者来说,认识和处理反对意见并不仅仅是自己的选择、偏好或个人审美之类的事情。如果不能正视反对的意见,如果教育改革方案仅仅相当于对特定环境中既有的社会力量和关系现实的否定或避免,那么,实现预期结果的机会就接近于零。(www.xing528.com)

本文将阻力定义为:在面临改变现状的压力时维持现状的任何行为。教育改革的阻力在任何一个情境中都可能是无数的。例如,仅就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改革而言,可以区分出下列障碍:缺乏时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关于应该做什么未达成一致意见、缺乏从事必要工作的经费、人员流动受阻、教师准备不佳,教师缺乏兴趣和合作、缺乏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以及教师的冷漠等等。这些障碍既来自于社会,又产生于个人。[1]

综合西方学者的研究,本文将教育改革的阻力主要归因于文化障碍、社会障碍、组织障碍、心理障碍以及由改革本身的特性所产生的障碍等。这些障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情境中、在不同的改革中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