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PC机使用现状浅析

图书馆PC机使用现状浅析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图书馆电脑应用环境普遍使用的是功能全面的台式电脑。在一定程度上,此类PC机提供了性能与应用功能的最佳组合。以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为例,通常在图书馆里,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的数量最大,所需的维护工作也最多。

图书馆PC机使用现状浅析

一直以来,图书馆电脑应用环境普遍使用的是功能全面的台式电脑(简称PC 机)。在一定程度上,此类PC机提供了性能与应用功能的最佳组合。如今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办公PC机数量激增,每一个办公环境要求的电脑系统环境都不一样,如公共检索终端PC 机(又称OPAC检索机)、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内部业务办公终端PC 机等,图书馆的这些终端加起来有成百上千台,如何对这么多不同环境的PC 机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难题。

以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为例,通常在图书馆里,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的数量最大,所需的维护工作也最多。

通常电子阅览室终端PC机自带同传和硬盘保护两个功能。

虽然同传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维护的效率,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有一定局限性,具体体现如下。

(1)同传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到每一台计算机上进行人工操作(如开机按F4键进入同传程序,输入密码等)。

(2)网络因素影响较大,同传的速度依赖于网络环境,并且如果外网不加隔离,容易形成广播风暴;每次同传的有数量限制,并且当系统越来越大时,需要的同传时间也越来越长(原来Win XP系统同传需要15~20分钟,现在使用Win7系统后需要2小时左右)。(www.xing528.com)

(3)同传功能性单一,没有断点续传功能,如果同传时有机器出现故障(如网络问题),机器只能重新再进行同传操作。

(4)增量同传功能弱,如果对操作系统补丁的更新,《反病毒软件的更新升级》应用软件的升级,方法是升级好一台计算机后对全部计算机进行系统数据同传且都需要进行全盘同传。每次进行这些工作电子阅览室就不能对外开发,影响学生使用,增加了管理者的工作量。

采用硬盘保护方式后,不用担心学生由于误操作引发的系统崩溃系统、文件丢失等后果,数据盘可以开放使用,作为暂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病毒可以穿透金盾的防护,导致机器崩溃;有的软件注册信息无法进行同传,就必须把保护打开,一台一台进行注册;而且没有相应的管理界面和软件,机器发生故障只能依靠人工来发现。

除此之外,电脑采购成本过高,人员的管理难度较大,办公效率较低,PC 机显然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