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训练监控的基本概念

高校体育训练监控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运动训练过程监控是“监”的活动与“控”的活动的统一,这就意味着教练员要在对高校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监测、检查的基础上,对运动训练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高校体育训练监控的基本概念

(一)运动训练过程

从狭义上讲,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的主体——高校学生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参加每次训练课持续的过程或这种过程的累积。通常是指从一次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开始到训练结束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训练课的累积,不包括训练课以外的时间。从广义上讲,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的主体——高校学生在参与训练活动期间,参加训练课及训练课以外持续的整个时间,既包括训练课的持续时间,也包括训练课以外的所有时间,训练课以外的时间被看作是训练课的延续,是训练课之间的身体机能调整。

(二)监控

监控就是监测和控制、调控,是一定的行为主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为完成一定任务,通过对确定的行为对象——客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不断监测、检查、监督,获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出调控信息,控制或不断调整客体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或完成既定任务的活动过程。

(三)运动训练过程监控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就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确保训练过程的科学化、实现训练目标,以科研人员为主对学生的训练过程实施监测和评定的活动和以教练员为主对学生训练过程实施调控的活动过程的统一。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定义,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要点。(www.xing528.com)

第一,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运动训练过程监控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会伴随着运动训练活动的持续而不断予以开展。[4]

第二,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实施主体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客体则是学生。其中,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组织、控制着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活动过程,负责运动训练过程监控计划的制订、监控方法的选择与设计、监控过程的实施、监测结果的分析、调控信息的确定等。而学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直接对象,承担训练负荷竞技能力状况、机体机能的变化与疲劳恢复、伤病等。

第三,运动训练过程监控是“监”的活动与“控”的活动的统一,这就意味着教练员要在对高校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监测、检查的基础上,对运动训练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第四,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竞技能力和水平,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通过对训练过程的不断监测、检查、评价,并对运动训练计划制订提出调控信息,确保训练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