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黄飞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呈现,高校学生个性特征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并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借助“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高校学生培养的策略。因此打破我国目前以院系为单位的块状学生工作模式是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必要前提。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考

黄 飞(1)

摘 要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呈现,高校学生个性特征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并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借助“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高校学生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增多以及学业、就业情感等问题的增加,网络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校园极端事件屡见不鲜,给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本文作者试图加大对高校学生新形势下突出问题的关注,同时结合自身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管理服务措施,以利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新变化的重大前提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思路、目标、方式、方法等都面临着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所以,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完善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学生必须转换思路,构建学生群体新型的管理服务模式。

新型的管理服务模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以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为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逐步达到认同和统一,高校、学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链式结构来表达这种模式,即“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其中,教育、管理、服务三者都是手段,发展才是终极目标。这种新型的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质是突破了传统高校工作模式中单纯的以教育、管理为主的工作方式,而转化为以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工作方式,其核心是包含了高校学生对培养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关系。

一、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结合社会环境形成全员育人思想教育格局

(一)高校作为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拥有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做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实施自我教育,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高校党、团组织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帮助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建立多部门的合作管理机制,学院院长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主要负责人,学生工作部、团委、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形成一种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合作全员育人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机制。三是各系部专业教师要配合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感到专业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坚定他们学好理论知识的决心。

(二)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要求学校教育不能背离社会环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势造英雄。在高校学生的教育中,社会教育与影响是最为直接的,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本体,而学校教育只是处在中间环节。学校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各种有效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用优质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消减不良社会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将社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离开了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教育将难以为继。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高校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教育教学过程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教学的效果要由社会需求来检验,背离了社会需求,学校教育将变得毫无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来展开,离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学校教育将变得漫无目的。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高校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三者的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内化为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要采取启发式、引导式、咨询式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高校针对学生的一种大教育观。

二、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中亦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十二字方针。因而,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不仅要依靠教育,又要依靠管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育是管理的前提,管理是在教育基础上的管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直接手段,管理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也是教育,同样是为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人才服务。就高校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如果只抓教育,不对广大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就不可能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预期目的,甚至会造成失误。为此,我们必须强化管理。不仅要在思想上统一规范,在行为上也要加以约束,甚至采取强制措施。而要实现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干部专业化队伍(www.xing528.com)

管理干部队伍主要由作风踏实,素质高的专职人员组成,辅之以责任心强的班主任群体。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水平,而且要有较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并设置了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但学生事务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打破我国目前以院系为单位的块状学生工作模式是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将学生事务性管理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这不仅使两者能够独立地、专业化地研究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面向全校的新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模式,提高学生事务管理运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管理工作要做到“三不”

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浮在表面。从了解高校学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入手,组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目的性强,针对他们的特点喜闻乐见且积极参与的活动,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的。

(三)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

坚持“严”字当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高校学生出现的问题,严抓严管、决不姑息,充分发挥制度对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因此,要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管理相结合起来,同时改革“两课”教学,发挥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和独立的人格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

三、高校坚定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这一模式中,服务应该是贯穿全程的,教育是一种服务,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可以说,强调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职能,是学生工作重大职能的转变与开发,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使高校学生受益无穷,而且对学生工作者角色形象的重塑大有裨益。在这里,服务作为教育、管理的先导,学生工作者必须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以服务的方式面对学生。这样,在情感上无疑会拉近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工作者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为工作打下基础,并在实施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对等交流的气氛,容易了解他们的需求,由此产生双向互动的效果。当然,我们强调服务,并不是要削弱教育和管理,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和管理,教育、管理、服务这三者应该是相互糅合、渗透的。其中,教育与服务高于管理。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的糅合、渗透,要求我们把教育和管理作为服务的支持和保障,在服务的先导下实施教育和管理。通过教育过程、管理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有效整合,协助高校学生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网络和系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调动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觉的思考和行为的控制,激发其潜在能力,从而将教育、管理和服务最终落实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上来。

然而,学生工作者的服务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服务包括为高校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为他们寻找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譬如,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为心理有疾病的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咨询等等。隐性的服务包括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做人,通过校园文化精神的构建,让他们感受浓郁的校园精神氛围,促进学生身心愉悦,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不论是显性服务,还是隐性服务,其落脚点都是要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和全面发展,其总体要求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探寻最佳服务方式方法,寻求优质服务效果。

综观上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模式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全面完善的面向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思想指导、价值引导、素质测评、行为管理、学籍管理、社团建设与具有教育、管理功能的机构,也包括有学习指导、科研指导、创新指导、个性发展指导、困难学生资助服务、勤工助学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功能。教育、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建立就是从高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最终落实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具有21世纪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各式各样人才。这个系统要以高校学生现实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改善其结构,完善其功能,既要重教育和管理,又要重服务。这是实现“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模式的根本保障。

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所展现的是一种大教育观、大管理观和大服务观。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只强调管理的工作方式,片面强调学校对个体要求的同一性,忽视个体的差异性,而应将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管理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尤其应强化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做到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工作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之,做好高校学生群体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外,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帮助,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注释】

(1)黄飞,男,助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团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