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简述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简述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群体组织是高校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组织的产生是大学生内在心理需要和教育目标、教育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社会其他组织相比,大学生群体组织的互动是更全面的互动。大学生群体组织管理工作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简述

大学生群体组织是高校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管理和规范有利于组织及组织成员特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对规范校园秩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组织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组织,是大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大学生组织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大学生群体组织的内涵

可以将大学生群体组织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相似性特性的大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开展活动的群体。

大学生群体组织的产生是大学生内在心理需要和教育目标、教育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内在心理需要主要体现在情感交往的需求、获得认同感的需求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三方面:第一,情感交往的需求。大学期间学生的交往需求比较迫切,渴望与他人交流,希望得到同龄人的关注以摆脱初入学时的孤独感,希望通过突破原有的个人生活学习圈子,扩大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参加集体活动非常积极,这也是大学生群体组织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获取认同感的需求。大学生希望能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学生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比赛、表彰活动等,为学生提供认识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获取认同感的需要;第三,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意识到未来考研就业压力,这种危机意识使其自我提高的要求增强。学生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竞赛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以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实现自我发展。

大学生群体组织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组织机构完整性和紧密性,可将大学生群体组织分为正式群体组织和非正式群体组织;根据大学生群体组织存在真实与否,可以把大学生群体组织分为假设群体组织和实际群体组织;根据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目标和性质,可以把大学生群体组织分为政治型群体组织、学习型群体组织和兴趣爱好型群体组织等。

(二)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特点

大学生群体组织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青年人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相比,有自己独特的活动目的、活动形式和组织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相似性

大学生群体组织一般都是由年龄相仿的学生人群组成,他们在成长环境、思想、心理和目标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一,大学生群体组织成员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当,这就决定了他们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第二,大学生群体组织成员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思想、心理特点较为相似,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相似性。第三,大学生群体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有着相近的理想和目标,追求个人专业知识的丰富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追求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深造机会。第四,大学生群体组织之间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特定的组织目标,但在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和成长目标上是相似的。(www.xing528.com)

2.年轻化

同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大学生群体组织的成员大多处于青年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加上大学生自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个人价值追求和个人能力提升的目的明确,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会表现得较为积极和活跃。但与此同时,年轻化也带来了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社会多种复杂问题的影响,会表现出价值判断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加上大学生群体组织成员的流动性强,新成员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活力,影响和冲击着组织原有的行为体系,因此大学生群体组织又具有不确定性。

3.互动性

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大学生群体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动交往。大学生组织成员的互动交往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交往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大学生处于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社会关系比较简洁、清晰,他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主动地走到一起,交流、讨论,形成互动。大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往程度、交流内容涵盖大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与社会其他组织相比,大学生群体组织的互动是更全面的互动。同时,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各类学生组织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在参与组织活动和管理团队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彼此信任、详细分工、密切合作,因此交往和互动更为深刻。

4.文化性

高校的文化建设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生组织,其文化特征应是高品位、高知识含量的。大学生组织成员是由高学历成员组成的,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从知识层次上体现了大学生组织的高品位文化特征。同时,伴随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聚合成高素质水平的大学生组织,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组织的文化特征。

(三)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管理与引导

大学生群体组织管理是指高等学校的领导及管理人员,为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群体组织的培养及管理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群体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时间、信息等,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反馈、监督。

管理行为是任何组织都不能缺少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让个人及群体的活动得以协调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学生群体组织管理工作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对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管理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大学生群体组织数量和组建形式的增多,在管理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面对这些新形势、新特点,大学生群体组织的管理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技能,努力实现学生群体组织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组织的思想教育管理,引导大学生群体组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大学生群体组织的行为管理,适应大学生群体组织行为的发展变化趋势;完善对大学生群体组织的制度管理,引导大学生群体组织走向规范化;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组织管理的研究,探讨如何使大学生群体组织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